汉语:攸关前途的语言 巴黎同济学校汉语专题资讯晚会

2013年9月15日 更新: 2013年9月15日
【记者林莲怡采访报导】9月26日晚,巴黎同济学校(ASLC)与ASIANCES Média协会在巴黎市第十区政府内的婚礼大厅,举办了名为“汉语:攸关前途的语言”(Le chinois, langue d’avenir)的专题资讯晚会。这次主题晚会的目的是为生活在巴黎的法国及华裔移民家庭提供资讯,帮助他们认识到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汉语的好处和必要性。巴黎同济学校主席马克•保罗(Marc PAUL)先生主持了晚会,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Joël BELLASSEN),及主管巴黎学区汉语教学事务的法国国民教育部学区督学——地区汉语教学督学尹文英女士也应缴出席晚会。
 
图片说明
同济学校主席马克•保罗先生(右)与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左)在汉语专题资讯晚会上发言。
 
当日的晚会得到巴黎10区区政府和区长雷米•费罗(Rémi FERAUD)先生的大力支持。费罗区长在来信致辞中对巴黎同济学校多年来在10区对通过向华人教授法语来帮助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以及传播中华文化和汉语做出的杰出工作表示称赞。区长同时表示,对于在巴黎安家立业的华人来说,学习法文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保留自身文化和母语的骄傲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晚会上,白乐桑先生对在法国的汉语教学及汉语在世界的使用做了专题报告。他说,以前在法国听到一句“你好”都会让人们吓一跳,现在一天之内在地铁里就会看见好几个说“你好”的人。2010年在各国网民数量排行前20名国家中,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美国、日本(法国位居第九);在网络使用文字前20名排行榜中,前三名分别是英语、汉语、西班牙语(法文排名第八)。
 
白乐桑先生介绍了学习汉语的各项用途实例,例如中国即将是奢侈品业中最大的市场、成为国际企业/行政志愿者、法国餐饮酒店行业的工作需要等。从法国目前学习外语的人数看,中文已经从1999年的第九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五位仅此于英、西、德、意这四门外语。
 
白乐桑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法国在汉语教学方面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并一直具有处于领导地位。他说:“明年2014年,我们将庆祝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汉学教席(教授席位)两百年,这是西方国家最早在官方国立机构创设这样一个汉语教席。”随后白乐桑先生介绍了汉语课程在法国的发展,包括19世纪东方语言学院正式开始汉语课程;里昂大学1900年在当地工商会支持与资助下开创汉语课程;以及二十世纪中叶,法中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前,巴黎郊区Montgeron中学于1958年也已经开始开设汉语课的情况。“后来发展到现在全法有六百所初高中,开设正规汉语课程,我要突出‘正规’二字,因为无论汉语是作为第一、第二或者第三外语,这六百所初高中的汉语学生在最后高考时一定要经过汉语考试。这样使法国成为至少在西方国家里处于汉语教学的领导地位,也就是说汉语算一个正规的学科,有他的教学大纲,考试内容等等。”白乐桑先生强调道。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国人热衷于学汉语呢?白乐桑先生认为法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其实是多样的。首先源于汉语的使用动机,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汉语可以作为今后学生生活就业的一张王牌;除此还有文化动机,汉语可以当作一把了解文化的金钥匙;还有就是心理动机,因为汉语来自遥远的国度,汉字与拉丁字母的完全不同,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学习并迎接这个遥远的语言带来的挑战。
 
对于汉语学习的未来,白乐桑先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客观冷静的认为这个‘汉语热’不只是一种时尚的,稍纵即逝的现象。正相反,汉语最能代表一个新的现象,就是遥远语言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一点从全球人才的流动对外语的影响最能看出,因为汉语可能已算是最突出的一个现象了。”
 
法国教育部巴黎学区汉语教学督学尹文英女士
法国教育部巴黎学区汉语教学督学尹文英女士
 
法国教育部巴黎学区汉语教学督学尹文英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法国目前的汉语教学形势发展的很好,远距离的语言现在越来越走入法国人的生活,我们巴黎学区的汉语教学也办的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愿意学习汉语,推动教学的同时也鼓励法国同学发现中国。” 
 
尹女士说:“语言即是承载文化的媒体,也是一个交流工具,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停留在微笑上还远远不够,更深度的语言交流才能使各国人民加深了解,减少偏见,从而促成更多在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合作。仅就中法文化方面看,加强中文推广,不仅可以让法国人了解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同时也可让中国人不光只知道法国的浪漫,还能发现更多的法国文化内涵。”
 
尹女士还认为中文教学不仅在法国,在欧洲其它国家也都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她说:“现在在法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跟中文的重要性还是不相称的。中法交流所需要的人才还是很多的,学习汉语的人以后真正以此为职业的并不是百分之百,但这些人会对中国有亲近感,在今后的生涯中会记起,并运用他学到的知识,这就是目的,这也符合法国的教育精神。”
 
在白乐桑先生的专题报告后,晚会上还首映播放了一部名为《一个记忆纷繁的夏天》(Un été plein de souvenirs)的记录影片。该片由ASIANCES Média拍摄制作,片中记录了同济学校与北京教育学院合作举办的“汉语融入之旅”中国夏令营的精彩片段。影片记录了参加同济学校夏令营的中法学生在中国度过的三周快乐时光。打拳、剪纸、看杂技、爬长城、去天坛、吃小吃、在云南坐缆车、划船、游览古城、了解象形文字、看孔雀放飞、玩索道飞人……影片通过学生们的讲述或互相采访的形式,记录了夏令营中每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和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在夏令营期间,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在位于北京的法国驻华使馆内接见了ASLC同济学校中国夏令营全体同学,并带同学们参观了法国大使官邸崭新的现代化沙龙与设施。白林女士说:“我觉的参加汉语夏令营是一个极好的创意,因为汉语是一种很难学的语言,所以越早开始学习越好。”
 
同济学校的主席保罗先生表示当晚的晚会不仅展现了顺应时代需求的汉语学习,也同时通过这部电影展示出学习汉语的乐趣。保罗先生表示今年夏天的夏令营非常成功,学生们在夏令营期间受到很好的接待。他还介绍说现在同济学校共有800余名学生,并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的学生能前来参加汉语夏令营。“这种夏令营的确因为路程较远需要一点投资,为了能更好的让家长们了解并做决定,我们明年将会提早做出准备,欢迎中法家庭的小孩都来参加。现在人们学习汉语的动力在不断增长,这既有华人移民的作用,也有中国工业的影响。法国人现在已经意识到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在以后的社会中会说汉语与会说英文是一样重要的。”
 
参加这次资讯晚会的人数约一百多人,不仅有学生、家长,还有来自各界的汉语爱好人士。来宾们在巴黎10区区政府这座百年古建中,对汉语的现状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人们不仅通过同济学校组织的“汉语融入之旅”中国夏令营的精彩片段领略了中国的风景民俗,更被孩子们学汉语时露出的天真烂漫打动。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汉语学家,语言承载的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此次汉语资讯晚会无疑就把汉语学习的魅力完美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法国驻华大使白林(Sylvie BERMANN)女士与ASLC同济学校中国夏令营全体同学在北京法国驻华使馆花园内合影*
法国驻华大使白林(Sylvie BERMANN)女士与ASLC同济学校中国夏令营全体同学在北京法国驻华使馆花园内合影*
 
图片说明
 
(带*图片为http://www.cap33.com网站视频截图,经ASIANCES Média许可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