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里程碑 爱尔兰将退出救助

2013年6月21日 更新: 2013年6月21日
【本报综合报导】爱尔兰政府表示,爱尔兰接受的国际纾困计划将在不需预防性金融融通机制做后盾的情况下,于下月退场。这将使它成为欧元区首个摆脱国际救助,走出债务危机的国家。
 
图片说明
到达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参加欧洲理事会会议的爱尔兰总理恩达·肯尼。(AFP/Getty Images)
 
爱尔兰总理肯尼(Enda Kenny)14日表示,将按原定计划在12月15日“彻底退出”欧洲联盟(EU)与国际货币基金(IMF)提供的纾困计划。肯尼称,“这对于爱尔兰是正确的决定。”
 
从2014年开始,爱尔兰将与欧元区其它国家一样进入国债市场正常融资。对欧盟各国领导人而言,爱尔兰摆脱救助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成为其它重债国的榜样,令希腊、葡萄牙、塞浦路斯等其它处在类似境地的成员国知道,它们通过紧缩财政和经济改革之后可以实现经济复苏。
 
肯尼称,针对在得到最后一笔救助贷款后是否还需要向IMF和欧元区申请信贷额度,爱尔兰政府经过了长期讨论。
 
尽管某些国际债权人(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敦促爱尔兰从欧盟的5000亿欧元救助基金中寻求信贷额度,但爱尔兰仍然做出了这一决定。
 
在未来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中,爱尔兰国债将不在欧洲央行的购买计划之中。这一决定受到欧洲央行的肯定,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赞扬爱尔兰政府作出了有意义的选择。
 
爱尔兰曾经于2010年因银行领域陷入危机而加入欧元保护伞,并获得了高达675亿欧元的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参与了防止爱尔兰破产的援助行动。
 
欧盟执委会、欧洲央行及IMF日前已正式批准850亿欧元(1,140亿美元)纾困计划的最后一部分,为爱尔兰在年底前完成该计划铺平道路。
 
爱尔兰总理恩达•肯尼表示,政府在未来几周内彻底退出持续三年的国际救助后,将与德国密切合作以确保从债务危机中强劲复苏。
 
他称,德国的重建信贷银行(KFW)已被要求帮助向爱尔兰企业提供信贷。
 
肯尼表示,现今的决定以及在12月份退出救助计划都不意味着爱尔兰将不再面临艰难的经济决定,未来仍将面临艰难时期。肯尼坦承,本国经济虽有望实现复苏,但仍面临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