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爸爸漫画记录女儿成长点滴 萌哭网友

2014年11月27日 更新: 2014年11月27日
【本报综合报导】都说女儿就是老爸上辈子的情人,网络上超级奶爸的有爱事迹,也早就萌翻了各位网友。
 
近日,南京一位80后老爸,用漫画记录下发生在小女儿身边的点点滴滴,为之命名为《圈圈绘画日记》,爱女之心跃然纸上。这份手绘日记频频被网友们转发,大赞“圈爸”把生活小事叙述得诙谐幽默,父女间的互动也让人羡慕不已。
 
左图:王孝贤和他的爱女  右图:王孝贤为女儿亲手绘的有爱成长日记。(网络图片)
左图:王孝贤和他的爱女  右图:王孝贤为女儿亲手绘的有爱成长日记。(网络图片)
 
今年34岁的“圈爸”名叫王孝贤,江苏常熟人,上大学来到南京,毕业后便在这里成家立业。王孝贤作为一名正宗的理科男,以前从来没学过画画,对绘画和插图文字一窍不通,现在令人羡慕的作品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和练习才呈现出来的。
 
2009年王孝贤的女儿降生,这位年轻的爸爸想用特殊的方式表达初为人父的欣喜,起初天天写日记,但由于生活过于琐碎和平凡,日记慢慢变成了流水帐,“每天都写,主要内容就是每天吃了什么,上了几次厕所之类的。”连圈妈最后都看不下去了。
 
王孝贤坚持了两年半,看自己之前的日记一直被闲置着,也觉得这样的方法记下去也没什么太大意义,于是他决定“改变风格”,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场景记录有意义的瞬间,从此圈爸的漫画创作历程开始了。
 
说到圈爸的处女作,《圈圈绘画日记》诞生于一张卷纸上。2012年新年,王孝贤灵感袭来,抓过手边的卷纸,信手在上面画了一张全家福,“纸在隔壁懒得去拿,抓到什么就直接画了。”王孝贤笑着说。
 
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小人,但每个人都特点鲜明。现在圈爸的绘画技术和当时相比成熟了许多,作为第一幅宝贵的漫画,“新年卷纸”被王孝贤精心保存了起来。直到今天,他足足画了三本漫画。
 
他坦言,“一开始连怎么构图、比例如何,都不懂。”为了更好地场景再现,他特意翻出来以前的绘本,模仿里面的结构画,现在他已经不再需要模仿,想画什么水到渠成。
 
《圈圈绘画日记》的主人公当然是宝贝女儿圈圈,里面记录了她与家人的小细节,“白天发生了有趣的事情,我就赶紧记下来,晚上再画在本子上。”王孝贤说。他的每一幅作品没有固定的主题,他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女儿天真无邪的举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父女俩温馨或搞笑的镜头……
 
王孝贤的定稿也是经过精挑细选和精雕细琢的,他往往会选出一天中印象最深的场景,先用铅笔打草稿,再用水笔描,有时还需要打阴影等细节工作,最后在图旁边的空白处作简短的情景说明,以及当时的所思所想。王孝贤每天花大约一小时的时间去完成一张日记,“为了防止遗忘,我会随时把女儿说过的有意思的话,录在手机里,晚上画画的时候拿出来放。”
 
今年元旦的时候,王孝贤无意间翻到了一套春、夏、秋、冬的民国老课本新订版,每页左面是旧式国民教材,右面是空白页,他便决定在这上作画。他还去买了写图解的毛笔,“也是为了‘配合’左边的民国课本。”正是因此网友们夸他的《圈圈绘画日记》有民国风。
 
每次画完画,圈爸都会把画的内容当故事讲给给圈圈听,她很喜欢。王孝贤介绍,这些故事有的她喜欢,有的不喜欢,她喜欢搞笑一点的,当画中有她生气的场面时,她还会责怪圈爸,“画这个干嘛?”每天父女俩对当天的故事评头论足,享受其中。
 
王孝贤觉得手绘和照相最大的不同是,手绘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到情景再现,“有的事过得太快,当场来不及拍下来,又没法让孩子重新摆造型;而画下来,就不会错过了。”
 
王孝贤的画中不光是他们一家三口,他们也与圈圈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所以漫画中时不时也会看到二老的身影。开始两位老人并不支持王孝贤的漫画日记,还开玩笑说他“吃饱了没事干”,现在老人家是半个粉丝,除了经常关心“今天的画画没画好”,还会参与创作补充细节,就连朋友到家里串门也会向他们展示《圈圈绘画日记》,好不自豪。
 
对于圈爸的《圈圈绘画日记》,不仅亲朋好友赞不绝口,网上也好评如潮。王孝贤把部分日记发到了网上,朴实的生活琐事中流露出的温馨、细腻而饱含情感的文字,使网友们深受感动,纷纷留言说:“这位家长太有才了吧”,“女儿太可爱了,萌哭”,“每一张画,满满都是爱啊”……
 
圈爸DIY的日记本也引起了一阵民国风潮,他用毛笔写的图片说明,也引得人询问“太美了,请问本子和笔哪里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