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当义子 代早逝同学尽孝

2014年12月21日 更新: 2014年12月21日
【本报综合报导】3月2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收到一封来自安阳滑县慈周寨乡慈五村农妇徐素菊的信。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徐素菊写的这封信长达10页,字迹歪歪扭扭,还有不少错别字,是她花了5天时间才写好的。
 
回忆起当初,刘怀强禁不住泪如雨下。(网络图片)
回忆起当初,刘怀强禁不住泪如雨下。(网络图片)
 
信中她讲述了一个重情重义、感人至深的现实版义子的故事。
 
徐素菊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刘怀强和自己的儿子刘光辉曾是高中同学。2008年春节过后不久,22岁的儿子因患结肠癌早逝,在徐素菊痛苦万分之际,他的同学刘怀强像亲生儿子一样贴心照料着自己和老伴、以及他们的女儿。徐素菊在信的末尾说:“感谢我儿刘怀强,我那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
 
原来刘怀强和刘光辉都是安阳滑县人,胖乎乎的刘光辉被刘怀强叫作“大壮儿”。他们俩家相距30公里,高中时俩人在一个学校就读。高三分班时俩人分到同一个班,而且还成了同桌。刘光辉家开有小卖部,父母还搞养殖,经常给刘怀强带些好吃的。高三晚自习课间,俩人总爱去操场跑步,彼此鼓励。后来,刘怀强复读两年,刘光辉进入大学。
 
2007年年初,刘怀强和刘光辉在郑州相聚,发现刘光辉不太敢喝啤酒,说自己患阑尾炎,总肚子疼。11月份,刘光辉查出患有结肠癌。刘怀强向老同学筹了几千元钱,去看望他。因为经常去探望正在治病的刘光辉,刘怀强得以结识刘光辉的父母亲,彼此渐渐熟悉起来。
 
2008年2月18日凌晨,刘光辉在医院突然就走了。在医院收拾儿子遗物时,光辉妈妈哭得死去活来,绝望瘫倒痛不欲生。怀强急得不知道怎么办,他“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叫了一声“妈!”他哭着说“妈!以后我就是你的儿子,我会照顾你一辈子!咱回家吧,我跟你,跟我爸一起回咱家!”
 
后来,刘怀强把光辉的父母亲送回老家。考虑到两位老人的情绪,刘怀强联系他们特别勤,一有空儿就会赶回老家。那时,怀强父亲已经去世,三个哥哥都已成家。再后来,刘怀强把光辉父母接到自己家和自己母亲见面。自此,刘怀强成了两家的儿子,认光辉父母为义父义母,喊他们为“爸、妈”。
 
自同学刘光辉走后,每年春节,刘怀强都去陪义父义母。每次回到家,他都主动给义父义母洗脚、剪指甲,为两位老人捶背、按摩解乏。农闲时分,他总是骑上三轮车,带着义父义母和妹妹一起去田间地头散心,逗他们开怀大笑。
 
刘怀强干农活很卖力,义父义母家6亩多地的播种、上肥、浇灌、打药,怀强几乎全包了,只要他在就不让爸妈插手。
 
义父义母对自己的疼惜刘怀强也很感恩。刘怀强每次回家,义母总会张罗一大桌子的菜,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他由衷地说:“妈妈做的每道菜我都喜欢吃。”
 
今年,刘怀强就要毕业了,他也找到了几个在外地就职的机会,但他只想离家乡近一些。因为,他舍不下这段6年的亲情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