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语中,“佛罗伦萨”是“百花之城”的意思。佛罗伦萨的市花及其标志就是一朵紫色的百合花。著名诗人徐志摩给这个城名的翻译却不是“佛罗伦萨”,而是“翡冷翠”,一个凝聚着诗情画意的名字。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佛罗伦萨曾经是意大利的首都,也是意大利的文化艺术中心。

佛罗伦萨(123rf.com)
佛罗伦萨是托斯卡纳区首府,位于意大利中部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阿尔诺河横贯市区,建有7座桥梁,人口约45万。十五至十六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工业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级服装、皮革为主。金银细工、艺术复制品等工艺品也颇为有名,是连接意大利南北的铁路、公路网的交通枢纽。佛罗伦萨市区至今仍然保持着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具有浓郁的中世纪建筑艺术风格。全市有40多家颇具规模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其中乌菲兹和皮提两个美术馆举世闻名,意大利绘画艺术精品无不荟萃于此。另外,还有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教堂,也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此,佛罗伦萨素有“西方雅典”之称,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和文学的风情与氛围。
宗教文化
圣母百花大教堂有700多年的历史,是由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出资建造的,是世界上外观最为漂亮的教堂。教堂的外立面用名贵的粉红色、白色和绿色大理石砌成,显得十分漂亮华美,一共用了175年时间,建筑工程才最后竣工。其整体布局由圣母百花大教堂、圣乔凡尼礼拜堂、乔托钟楼组成,三座建筑都凝聚着风格各异的神韵。
跟华丽外观相匹配的是,大教堂里还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穹窿,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圆顶建筑的经典之作。据说,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建造这个圆顶的时候,竟然没有画什么草图,也没进行过数据计算,纯粹是即兴之作,神来之笔,好像这个巨大的穹窿早就在他的心中建好了似的。布鲁涅内斯基的墓在这个教堂的地下,教堂广场上还有他高大的塑像。大教堂的内部装饰也极其富丽宏伟,有耶稣石雕、彩色陶板制成的美丽浮雕以及大型壁画《最后的审判》等。通过内部的台阶,登上大教堂穹窿的顶部,站在上面眺望整个佛罗伦萨,其艺术风情和浪漫气质尽收眼底。乔托钟楼是四角形的柱状塔楼,高80多米,由达芬奇的老师乔托设计建造,三色立面与旁边的百花教堂融为一体。圣乔凡尼礼拜堂是面对百花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其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在于她那刻有圣经故事的青铜门浮雕,制作之精美,状貌之辉煌,气魄之宏大,广受推崇,被米开朗基罗誉为“通往天堂之门”。
市政建设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周围众多精美建筑,广场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她建于13、14世纪。广场东南角坐落着传统的行政中心老宫,现在是博物馆,其左侧是美丽的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琅琪敞廊,里面陈列着一组精美的雕塑作品,有切利尼的《帕尔修斯》、章博洛尼亚的《海克力斯与半人马》等。右边是海神喷泉,水池正中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水池四周还有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喷泉的北边竖立着科西摩一世的骑马雕像。
文化场所
参观乌菲兹美术馆、老桥和米开朗基罗广场是佛罗伦萨给您的惊喜。米开朗基罗广场位于一个小山坡上,建于1860年,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巨大的大卫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这里的大卫雕像特别引人注目,高5.5米、重5000多公斤,原作放在佛罗伦萨学院艺廊,这里展出的是件复制品。
在塑造大卫雕像时,常常采用他取胜时的情景,而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却匠心独运,塑造了一个怒目而视、准备战斗的全身赤裸的青年形象。裸体的大卫,英姿勃发,左手扶着肩上的投石机,右手下垂握着一个圆石块,扭头向左前方搜索敌人,表现出即将投入战斗的紧张情绪和顽强意志。米开朗基罗在人物结构上进行了巧妙艺术的夸张处理:把头部比例加大,下肢放长,手和脚的关节都比较大,以加强英雄的形象效果。但是,各部分的解剖结构仍然是十分精确、合理的。大卫雕像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对人体美的讴歌。米开朗基罗在雕刻《大卫》过程中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的不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代表作和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世界艺术史中放射着不朽的光芒。
天近黄昏时,站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上,眺望着暮色中的阿尔诺河、佛罗伦萨市容,以及圣母百花大教堂、乔托钟楼等壮美迷人的景物,一种身在异国的乡愁油然涌上心头,不禁又想起了徐志摩客居孤旅的情景,以及这座城市的辉煌。
佛罗伦萨是世界著名的艺术之都,这里有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的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这里有精美的中世纪建筑与荟萃意大利绘画、雕塑精华的博物馆、美术馆,这里是文艺复兴先驱者、《神曲》作者但丁的故居,这里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出生地等等。1506年,被称作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相聚于佛罗伦萨,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徐志摩与佛罗伦萨
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诗人徐志摩,1925年6月,曾经来到过这里。他把这座城市的名字翻译为颇有东方意韵的“翡冷翠”,并且写下了一首爱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我很喜欢这首诗。徐志摩在诗的开头写道:“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徐志摩在佛罗伦萨写的这首诗,是摹拟一个弱女子的口吻写成的,他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依恋、哀怨、感激、自怜、幸福、痛苦、无奈、温柔、挚爱、执著等种种情致,层层婉转,层层递深,真实而感人地传达出一个弱女子在同爱人别离前夕复杂变幻的情感思绪。主人公这种复杂的思绪,正是诗人真实心境的反映。写作《翡冷翠的一夜》时,徐志摩正身处佛罗伦萨,客居异地的孤寂、对远方恋人的思念、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痛苦等等,形成他抑郁的情怀,同他一贯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结合起来,构成了《翡冷翠的一夜》独特的意境和韵味。
除了这首诗,徐志摩还写了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对佛罗伦萨是很有感情的,恋恋不舍。徐志摩将“佛罗伦萨”译作“翡冷翠”,是“寒中之花”的意思。我觉得,徐志摩 “翡冷翠”之译,远比译为“佛罗伦萨”更富有诗意,更有情致,更多一些浪漫色彩,也更加符合这座艺术古城的气质。
巴黎假日园梦
今天,重温徐志摩的名作,重走徐志摩走过的旅程,重览“翡冷翠”的美丽容颜,将浓烈的思慕和诗情,洒落在翡冷翠的街道上,仿佛是在寻觅着当年徐志摩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印迹。巴黎假日旅行社,7月18或整个8月份,低廉的价格,428欧/位的法瑞意梵摩五国七日游圆您这个梦想,届时 徜徉在佛罗伦萨的阳光下,回味徐志摩的诗情画意那将是何等别样感觉。
巴黎假日旅行社
地址:610Bis,33 Avenue des Champs Elysées,75008 Paris
电话:01 45 89 94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