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终南山 夫妻俩采药行医

2015年5月22日 更新: 2015年6月22日

【本报综合报导】“青山、绿水、蓝瓦,品茶读书;布衫、草帽、小铲,采药看病。”这是2000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的如是对终南山生活的描述。

如是和丈夫上山采药。右上图:如是和丈夫在熬药。(网络图片)
如是和丈夫上山采药。(网络图片)

如是和丈夫周杰本来是西安市居民,在西安有生意。去年他们在终南山一处的半山腰上,租到了一座被竹林环绕,带小院子的二层楼房,将它打造成“新家”。

院子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写着“如是医庵”的木板,木板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归园山居烹药引,竹影花香静练丹”。小院里有砖块铺就的小道,两边栽种着蔬菜和各种花草。

“住终南山,因为我们是西安人,与终南山距离近,有特别的亲近感。”如是说,“我们住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父亲得了尿毒症,在医院看病很多年,当时几家人都陷入痛苦、忙乱和绝望之中,在疾病面前,所有的都要妥协,都要让步,能来山里跟这个也有很大关系。疾病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包容。”

“今年夏天这里住了五位老人,我们双方的父母,还有周杰的外婆,另外还有几个亲戚的孩子,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自由、快乐地玩耍着。山里凉快,空气又好,与老人、孩子一起在山里享受着天伦之乐。”如是自豪地说。

如是和丈夫在熬药。(网络图片)
如是和丈夫在熬药。(网络图片)

让她更高兴的是自从住山之后,父亲的病痛也缓解了不少,心情和生活态度也都变了。

如是说,住山之后,因发现不少村民患有风湿疼痛病才萌生看病的念头。

如是每日或给来的病人看病,或者到后山采药,闲暇之余,看书、品茶。她认为,做医生,其实不用药应该是最好的,疗身先疗心。上医医心,下医医病。目前她只是一个下医。

如是在打水。(网络图片)
如是在打水。(网络图片)

她的治病药方来自一名老军医和一个出家人,所以给军人、出家人和当地村民看病是分文不收。

周杰说,在城里有生意,足以支撑山里的生活,山里的生存开支很小,很多东西可以自给自足。住山是想离开城市的拥挤、污染、雾霾和垃圾食品,让生活的节奏缓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