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慧
古代铜镜是一种制作非常精美的工艺品,一直为古人们所欣赏与喜爱,也因此流传了许多歌咏铜镜的诗句,藉由这些文学艺术的流传,使得人们对于这些古代镜子产生了无限的联想。
在历代咏镜诗中,梁简文帝萧纲的《咏镜》诗是现今所见年代最早的一首五言诗,诗云:“四铢恒在侧,谁言览镜稀?如冰不见水,似扇常含晖。全开玳瑁匣,并卷织成衣。脱入相如手,疑言赵璧归。”
萧纲还有一首《愁闺照镜》:“别来憔悴久,他人怪容色。只有匣中镜,还持自相识。”萧纲是梁武帝的第三子,做过两年挂名皇帝,他的宫体诗虽被指为“浮靡轻艳”,但这两首咏镜小诗却不失为佳作。
萧纲之后,北周大诗人庾信的一首《咏镜》,构思工巧,优美动人:“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此诗的前两句已成为隋、唐之际铜镜上面常见的铭文。
唐诗中,通过铜镜抒发情怀或直接歌咏铜镜的诗篇很多,多角度地展现了唐朝铜镜的面貌。如唐朝苦吟诗人贾岛,有一首《友人婚杨氏催妆》:“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借青铜镜里的影像,巧妙夸奖了朋友新婚妻子的美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铜镜使用的普遍。李贺有《美人梳头歌》:“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戴淑伦的《宫词》“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这些诗,是对当时非常流行的对鸟镜的赞美之词。有些铜镜由于使用的材料或制作的工艺特殊,成为中国古代铜镜艺术中的珍品。王建《老妇叹镜》:“嫁时明镜老犹在,黄金镂画双凤背”。诗中的铜镜为贴金镜,反映了主人对镜子的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