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老人与外乡老人的心酸人生

2015年6月24日 更新: 2015年6月24日

【本报综合报导】在山东省聊城市青年林街北头有一间昏暗小屋,里面住着两位老人,他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但是相似的悲苦命运让他们相识相依。不料,最近其中一位老人患上癌症,让本已贫困的生活更加艰难。

两位老人在昏暗的出租屋内。(网络图片)
两位老人在昏暗的出租屋内。(网络图片)

郭维才,今年69岁,是聊城市东昌府区于集镇人。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条件成家,始终过着单身的生活。十几年前,他来到聊城,开始以修鞋为生。

刘广华,76岁,祖籍大连。早年因家庭贫困,流落到聊城,曾经以乞讨为生。他也曾想回去,但苦于在外流浪,一直没有身份证,连回乡的车票都无法购得。

15年前,郭维才偶遇刘广华,两人一见如故。相似的命运,让两位老人惺惺相惜,并结为朋友。

两年后,郭维才邀请刘广华住到了自己的出租屋来,以便能在生活上照顾一下老友。

十几年来,两人在生活上相互照料,相依为命,白天一起出摊修鞋挣钱,晚上同吃同住。随着岁月流逝,两位老人渐渐老去,虽说生活困苦,却也平淡。

不料今年9月,郭维才老人被确诊为食管鳞癌并双肺、颈部淋巴结多发转移,已是食道癌晚期。

高昂的癌症治疗费用,对仅靠修鞋为生的郭维才老人来说怎么支付得起?很快,老人十几年来积攒的1万元钱花光了。

由于病情恶化,没有后续治疗的钱,郭维才老人无奈地,不得不选择出院。

出院后,郭维才拖着病体再次回到昏暗的出租屋内。高龄的老友需要照顾,治病又花光了所有积蓄,但日子还得过。身无分文的他,来不及休息片刻,便要搬出自己的修鞋工具上街揽活。即使是天气不好的时候,无法外出,为了不使自己的修鞋手艺生疏,郭维才就在院子里拿出修鞋的工具练练手。
“每月200元的房租都是老郭拿!”刘广华感动地说,他表示这些年来在生活上没少得到郭维才的照顾,现在郭维才患病了,也需要他的帮助。平时,刘广华会帮忙郭维才在患处换消炎药。

郭维才13年不离不弃照顾外乡老人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但同时人们对两位老人老无所依的悲惨遭遇感到心酸、愤慨,并责问相关部门的严重失职,认为政府如果能多关注关注这样贫苦的人,就不会有这样心痛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