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文超
张世德原名张四德,出身医药世家,曾在英国皇家大学读医学外科,卢沟桥事变时,她离开阜新医院,去报名当兵,到了淞沪战场做护理工作。在战场上认识詹剑青,后俩人受命来到越南,张世德在越南建立妇产科医院,以此做掩护收集抗战情报,同詹剑青一起,建立起了情报网络,并组建了抗战游击队。战后一直留越配合其夫詹剑青的工作。1975年,越南共和国沦陷,张世德因癌症缺葯医疗而逝世于越南DALAT市。其子詹致远后为法国南特理工大学教授,现为欧洲梅兰协会总会长。最近,我们采访了詹致远教授。
1956年、詹张世德会长(中)率团到台参加国庆庆典并前往官邸拜访蒋宋美龄(左)时合照。照片中宋美龄向张医生展视她亲手绘画的山水画。照片右边是当年中华民国妇女会钱剑秋秘书长。(詹致远提供)
一、战地女医官
张世德医生 (詹致远提供)
张世德原名张四德,出身医药世家,因职业问题,将“四德”改为悬壶济世的“世德”。张世德曾在英国皇家大学读医学外科,卢沟桥事变时,她就决定离开阜新医院,去报名当军医。
1937年8月,日军集结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向中方保安队进攻,中国军队在蒋介石的直接指令下,在上海主动发动了反击日寇的淞沪战役。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1957年11月,美国加州基督教会代表团访问越南华侨基督教会时在平西教堂大门前合照。詹张世德医生(中)以会长身份与驻堂牧师许汉隆(后左一)负责接待。陪同者有教会监事长基兴兄弟(前左一)、张医生的15岁长子詹致远(前左二)暨六岁的次子詹文蔚(前左三)。(詹致远提供)
张世德随部队开往了淞沪战场,她所在的医院是野战医院,大批伤员经过简单处理伤势后,迅速转移到大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他们医务人员也要冒着敌人飞机、大炮轰炸的危险抢救伤员,最让张世德难受的是,战士们受伤后,敌机敌炮继续射击,白昼不能上阵地救护,伤员只能躺在战壕里呻吟,一遇敌机扫射,敌炮轰击,轻伤变成重伤,甚至死亡。每日到黄昏后卫生人员才上战场抢救。医务人员的工作每天连轴转,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可张世德一点也没觉得辛苦,仗着年轻身体好,一股劲地埋头做下去。
在战地医院里,张世德遇到了一位腿部负伤的青年军官,在处理他的伤口时,由于麻醉剂缺乏,只能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处理,张世德都为他捏一把汗,但青年军官仍谈笑自若,没将手术当回事,手术很成功。年轻军官名叫詹剑青,广东潮安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曾参加过北伐,后被派往德国培训,回国后即参加了淞沪会战,随着年轻军官的伤势好转,俩人恋爱了。
1943年6月、詹剑青将军(图站者)全家合照于西贡家中。图中央为詹张世德医生暨他们八个月大的儿子詹致远、右站者为长女詹爱娜、左站者为外甥女张馥清。(詹致远提供)
二、去越南组建抗日游击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用5个月的时间席卷东南亚,占领新加坡后,在新加坡建立了地区总部,把吉隆坡和槟榔屿作为中转站,并侵略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
为了避免日本人将橡胶等战略物资运到日本,维持他们在战争中的损耗,国民政府派遣詹剑青和张世德到越南去,在那里建立海外情报网,并组织那些被打散的英军、法军、美军和当地百姓,组建游击队,在海外打击日本人。
于是,詹剑青和太太张世德受命来到越南,詹剑青以外交身份从事活动,张世德在越南建立妇产科医院,以此做掩护收集抗战情报和筹备活动资金,俩人逐步建立起了他们的情报网络,并利用本地反日力量组建了游击队。
1956年、詹张世德医生(右)率团到台参加国庆庆典并前往官邸拜访蒋宋美龄(左)时合照。当时宋美龄正在其玉照上签名送给张世德留念。(詹致远提供)
一次,詹剑青在西贡不幸被汉奸出卖,日本人在他朋友孩子的婚礼上将他抓走,将他关进牢房。得知丈夫被抓消息后,张世德临危不惧,一面处理掉一些机密档案,担心日本人会来妇产医院查抄,一面找关系营救。詹剑青在牢房里受尽非人折磨,被关水牢,用竹棍抽打,他宁死不屈。日本人的翻译官是一位有良心的越南人,他在日本帝国大学牙医科留过学,会说法、日文,被逼充当翻译。他被詹剑青不屈精神所感动,偷偷找到游击队报信,将詹剑青从狱中救了出来。
三、协调国军撤往台湾
战后,张世德一直留越配合其夫詹剑青的工作。国内内战爆发,国军失利,全面溃败,其中国民党黄杰部败退越南,这时的詹剑青全面负责接应这些国军败兵。进入越境后,黄杰将军与数万眷属被越南法国部队解除武装,并被分别集中管理于越北之蒙阳及越中之金兰湾等地。后来,詹剑青又协调在富国岛建立集中营,这里比俘虏集中营好多了。大陆军人不适合南方的气候,很多人得了疟疾,张世德就出面组织华侨捐款,买消毒粉,买各类治疗疟疾和热带瘟病的药物。后来发现他们缺少精神食粮,又从侨界捐款,建立一个华人的报社,后来,他们还发动建立了工厂和教堂,捐助一直维持到台湾方面有能力将他们接回去。
1953年7月2日始,除有1500人自愿留下,其余三万多国民党军人及黄杰本人被分批撤运到台湾。
图为福音堂(现名:平西堂)落成典礼结束后,张世德医生离开现场时留影。(詹致远提供)
四、从事华侨教会工作
1954年法军在越南奠边府惨败后,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和谈协定以17度纬线为界将越南分割成南越暨北越。当时从北越涌入南越的难民潮里有许多华侨被安顿在堤岸第五郡附近的自由新村。华侨难民有许多基督徒但当地的基督教堂不足。1955年,张世德医生发动侨胞、宗教团体暨企业界募款筹建福音堂并创立越南华侨基督教会。教会第一届长老理事会表决由张世德医生担任第一任会长,并提议邀请蒋夫人——宋美龄为荣誉会长。当时,宋美龄也接受了。
1975年,越南共和国沦陷、张世德因癌症而逝世于越南DALAT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