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文/一鸣
宋代天台歌妓严蕊冤案
宋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录了美女严蕊含冤受刑的过程:严蕊是台州天台县军营中的官妓,就是歌舞艺人。她容貌和才艺都是营妓中最好的,名声传遍四方。
唐与正任职台州时,严蕊也成了他的座上客。由于严蕊的才情非同一般,唐与正十分爱惜她的才华。
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提举浙东常平仓,从婺州到台州巡视时,有民众拦轿状告唐与正贪污受贿。朱熹受理此案后,闻知唐与正与严蕊关系密切,就指责他有越轨行为。《大宋律例》明文规定:官员不得私狎妓女,不然便是犯罪。
于是,严蕊被囚禁于天台县狱中审理。她被关了一个多月,官府始终得不到具体的口供。有个狱吏劝她:“你为什么不早点承认了与唐与正有越轨关系呢?承认也不过是挨顿板子。”
严蕊义正词严回答:“我只是低贱的妓女,纵使与太守有越轨的行为,判刑也不至于死罪。然而不可妄言是非真伪,以玷污士大夫的清白名节。”严蕊一再地受到杖刑。
后来,朱熹改任官职,被调离了浙江。这时任御史的岳霖专管审理各级官员的违纪案件,他复查此案时,十分同情严蕊,他借庆贺元旦的机会,命严蕊当场填词表白。被折磨得十分虚弱的严蕊,立即口吟一首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听明白了严蕊词中的心愿——希望获得从良的机会,立即下令释放严蕊从良。
明代婉姑、表弟冤死案
清许奉恩《里乘》记载了美女婉姑的冤死:婉姑是明朝时的浙江绍兴人,生得美丽大方,跟着做金银首饰的哥哥在京城生活。
婉姑自小许配给了家乡的乙生,眼看到了适婚年龄,乙生家贫,无力到京城迎娶,哥哥也脱不开身送婉姑回乡。这时,到京城赶考未中的表弟欲回浙江,哥哥知道后,就打点婉姑的嫁资和盘缠,托付表弟带婉姑回老家完婚。
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表弟将婉姑安全送回浙江老家,让婉姑嫁给了乙生。婚后第二天清早,婉姑起床后,发现乙生和他的母亲被杀死在厨房。婉姑吓得大哭,惊动四邻并报了官。
县官乃少年得志的自负者,他勘查完现场,下令将婉姑和表弟抓到公堂审问。婉姑和表弟把从京城相伴回浙江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县令认为二人相处几十天,关系不清白,又命令虔婆检查婉姑,当得知已非处女。县官得意地认为此案必是二人合谋杀人。于是,动用大刑,两人最后纷纷承认通奸杀人,并很快地被处斩了。哥哥听到这个消息,认为妹妹和表弟肯定是被冤枉的,他就回乡查访实情,为他俩申冤。
一天,哥哥在一家熟人的当铺里歇息,正在与店主人闲聊时,忽然一伙计拿着一件金钏进来,对主人说,这件金钏制作精巧,要价很高,请主人定夺。哥哥看见那金钏,大吃一惊,流着泪对店主人说,这金钏是自己特意为妹妹精心制作的嫁妆,怎能不认得,此乃天意呀!妹妹和表弟的冤情可以大白天下了。店主人听说了冤情后,立即抓住那典当人,送往县衙。经过审讯,这人交代了全部的犯罪事实。
原来,这罪犯是个京城大盗。他探听到婉姑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回老家的消息,就一路尾随。婉姑和乙生成亲那天,这个盗贼趁人多杂乱时,混进乙生家的厨房藏起来。
宾客散尽后,乙生母亲到厨房收拾,盗贼从暗处钻出来,将她杀死。乙生听到动静,过来查看,也被这盗贼杀了。盗贼换上乙生的衣服,走进新房。婉姑刚到乙生家,昏暗之中,不辨真伪,以为是自己的丈夫,就和盗贼上床休息。天还没亮,趁婉姑酣睡,盗贼将所有金银首饰席卷而去。
冤情大白以后,那个冤杀无辜的县官被处死。婉姑则恢复了名誉,表弟家也得到优厚的抚恤。
清代朱生替美女顶冤得姻缘
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记录了这样一个雪冤奇案:阳谷县的朱生,因为妻子死了,托媒婆代为物色。正好遇见媒婆邻居之妻出来,这女子生得风流美貌。朱生对媒婆说:“高邻的夫人真是个绝妙佳人,我续弦就希望能像这样的女子。”媒婆笑答道:“那好办呀,你要是真看上她,就把她丈夫杀了,我就去帮你说合。”朱生继续开玩笑说:“那行哇!”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一个月后,这位邻居出门收债,不幸被人杀死在野外。县令当即下令把邻居和地保传来审问,媒婆交代了那些玩笑话,县令便把朱生抓起来,严刑逼问,朱生始终不肯承认。又把邻妇抓到堂上,施以酷刑,那女子无法忍受皮肉之苦,只好胡乱招认与朱生私通杀夫。
朱生说:“那女子皮肤细嫩,不堪酷刑摧残,只好屈打成招。因此,她的供词都是假的。她已经含冤难辩,如看着她受屈而死,还要给她强加上不贞不洁的恶名,就算是天地鬼神不知道,我也不忍心这样伤天害理呀!照实说了吧!是我杀了她丈夫,希望能把她娶回去,这一切都是我干的,她完全不知情。”于是,朱生被判处死刑,待秋后问斩。
一天,阳谷县令正在审问囚犯,有一人忽然直闯公堂,他横眉怒目地望着县令大骂:“你这个昏官,还有什么资格治理民事!”几十名差役,上前要抓他。只见这人猛一挥手,差役全倒在地上。
县令要跑,这人又大喊一声:“我是关帝座前的将军周仓,昏官敢动一下,我就马上把你斩了!”县令吓得发抖,呆呆地坐在那里。只听那人接着说:“你审理的杀人案,真正的凶手是宫标。与朱生有什么关系,竟要他抵罪?”那人说完,扑倒在地,像死了一样。过了一阵子,那人才醒过来,脸色惨白。再问他是谁,原来就是宫标。县令将他打了一顿,他当堂招认了全部罪行。
宫标为人一向目无王法,当他得知被害人去收债,认为其身上定有不少银子。可等他杀完人后,才发现一文不名,便弃尸而逃。后来打听到朱生已经屈招,正在暗暗庆幸时,谁知鬼使神差,自己竟然闯进衙门,不打自招了。后来,县令因为制造冤案,遭到撤职和罚款处分。
一年后,被害人的母亲叫媳妇改嫁,那位邻妇感激朱生舍身仗义,便嫁到了朱家。这真是仗义替人顶冤,却意外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