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秋雷综合报导】对于中成药产品而言,其在欧盟市场的“大限”将至。欧盟2004年出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所有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
这意味着从2011年5月1日起,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在欧洲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员,都将面临经营风险,出口欧洲的中药随时可能面临处罚,中药面临不得不退出欧盟这一年销售额约50亿欧元的世界最大植物药市场的困境。
中国中药企业为何没有通过注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分析说,一是由于中国的中成药在欧盟销售额不算太大,再加上申请注册的成本较高,大部分企业一直持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据了解,中成药的单个注册成本约为100万元人民币,而一家中药企业一般有多个品种,申请费用比较高。
二是欧盟的注册要求较高。《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传统草药“在申请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而国内绝大多数以非药品身份在欧洲销售的中药产品难以提供在欧洲有效证明。
他表示,自2004年《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颁布之日起至2009年,长达5年的时间里没有一家中国中药企业提出申请,甚至没有一家企业有提出注册中药申请的准备。这种状况实在让人始料未及。他坦言,中国中医药企业退出欧盟,根本原因是中国中医药企业在欧盟巨大的注册费用和繁琐的注册程序下望而却步,其追求迅速回报的态度显然与欧盟市场慢热回报不匹配。
欧盟中医协会副会长王晶林则表示,欧盟消费者对中药的认可程度较高,并非一下子就从欧盟销声匿迹。据了解,即使过了最后期限,中药还是能以保健品的身份在欧洲售卖。他以英国卫生大臣安德鲁•兰斯利已经批准了英国卫生保健职业委员会的计划为例:英国目前对提供未注册中草药制品的从业人员进行登记。若获得英国政府批准绕过欧盟指令的计划之后,则中草药将得以幸存。这使得中药企业看到了无需注册也能进入英国甚至欧洲市场的希望。
不过他同时警告说,主动放弃欧盟的合法身份,对中药的国际化不仅不利,也失去了重要的机会。以后再想给旗下的药品申请合法身份,将面临成本暴涨百倍的现实。
中药或全面退出欧盟市场
2011年11月23日 更新: 201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