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君
岳阳楼位于现今湖南省岳阳市的西门城楼,楼高三层,视野开阔;因为景致绝佳,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宴集抒怀、争相传颂的胜地。
李鲁班说大话
唐朝开元四年,岳州(今岳阳市)有个姓张的太守。有一天,他带几个人巡视辖区,到了西门外湖边上,看到有个圆形石台,上面有个小亭阁,挂着“阅兵台”的匾额。
张太守登上小亭阁,遥望无边无际的洞庭湖,真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心想如果能在高处建座高楼,视野一定更好。
于是,张太守发榜招聘工匠,一天,来了一个叫李鲁班的青年木工,自称无论什么亭阁楼台,他都能设计。于是,太守命他当工程总管,限他一个月内画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盔顶的楼阁。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李鲁班什么也画不出来。太守气他说大话,就对他说:“现在来了那么多工匠,都在等你的设计图,你却……真是耽误大家的时间,这样吧,再给你七天,要还画不出来,就领罪吧!”
白发老人显神通
李鲁班吓出一身汗,不知如何是好,便一个人坐在洞庭湖边哭起来了。有个白发工匠就走上前劝道:“我看真鲁班也要苦学实干,你光躲在房里画图,也不是办法,应该多请教各地来的师傅们才是啊。”
李鲁班一想,是这个道理,就说:“请前辈指点。”
“我也不会画图,”老人说,“但我这里有些木方,你拿去摆弄摆弄,或许能摆出点名堂来。”
这些木方,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就像现在的立体模型。李鲁班废寝忘食的摆弄了六天半,正好赶在期限前,完成了一座美轮美奂,符合太守要求的楼阁模型。
太守看到模型非常高兴,问李鲁班是怎么想到的?李鲁班老实的说出事情的经过。
“这才是来了真鲁班啊!”太守知道来了高人,于是领着手下,带着李鲁班就到白发工匠投宿的客栈去了。但是,客栈里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张楼阁的设计图。
太守不死心,继续派人找。一天,有人上报,说有一白发老人在湖边用石头砌成拱洞,又在上面砌房子。张太守听了,连忙领着手下赶去,可是老人又不见了,只见石头砌成的拱洞上,立着一座壮观的楼阁。“此真神人也,看来用拱门做楼基真是气势非凡。”
太守正赞叹间,抬头看见对面高地有一白发老人,手握一把尺正在丈量土地。太守连忙喊:“今日得见师傅,三生有幸,敢问师傅可姓鲁?”
“鲁班是我师父,正在那里向老师傅们请教呢!”白发老人手指一群正在忙活的木匠泥工说。
太守顺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个气度不凡的老人,正在跟工匠们谈论什么。但是仔细一看,每个工匠似乎都长得跟刚才的白发老人一样,回头一看,白发老人不见了。再回头一看,工匠们也不见了。大家赶到刚才白发老人站的高地上,见地上留下一把尺,上面刻字───“鲁班尺”。
后来工匠们按照白发老人的设计盖了一座楼阁,以西城门拱洞作楼基,因为位于天岳山之阳,故称“岳阳楼”。而三层飞檐拱则命名为“鲁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