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基百科)
文/简易
颐和园的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也修造六座造形优美的桥。湖中有一座南湖岛,是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十七孔桥,整体桥长150米,宽8米,因由17个桥洞组成而得名,是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梁。
这座石桥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整座桥的修建吸取了北京卢沟桥和苏州宝带桥的特色。
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将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观感,被此桥的点缀,将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这些都是造园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
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最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观赏石狮的奇趣造型,别有一番游兴。
据说十七孔桥当年修建的时候,是将它想像成龟的脖子,而它连接的两头—廓如亭和南湖岛,就相当于龟的壳和龟的头,寓意长寿。
那为什么这座桥在建造的时候要特意建造成十七个孔呢?
这十七个桥洞,中间的桥洞是最大的,从桥两端数来正好是“九”数。而“九”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历代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十七孔。
所以,十七孔桥的设计是有这种考虑的,当然这是它的象征意义。
同时,一座150米长的桥,要让它屹立不摇的横跨在昆明湖上,肯定还是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学、力学等各种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