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勇将 尉迟敬德(下) 【大唐英雄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2018年5月22日 更新: 2018年5月22日
(接上期)
 
拒太子忠臣不事二主  保秦王勇将临危救驾 
 
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精英团队,使太子李建成心生嫉妒。鉴于秦王府骁将众多,李建成、李元吉欲收买诸将,以为已用。由于尉迟敬德是李世民手下大将,所以便先向尉迟敬德下手。李建成首先用高官厚禄收买尉迟敬德,他秘密递信派人对尉迟敬德说:“要委屈您给予我们父兄般的照看,同您做一个真诚亲密的朋友,希望您答应我们的要求。”接着赠送给他一车金银器物。尉迟敬德推辞说:“我出身低下,遇上隋朝衰亡,天下四分五裂,自己无处藏身,长期陷入叛乱队伍,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结果承蒙秦王给我生命,如今还在秦王府供职,只应以生命报答他的恩情。我对您没有功劳,不敢错受重赏。如果私自答应为您效劳,就是背叛,一个为了私利忘掉忠诚的人,您又用他干什么呢?”李建成闻讯大怒不已,从此不再与尉迟敬德往来。
 
事后,尉迟敬德将此事告诉李世民,李世民对他说:“您纯洁的思想,高于山岳,就是堆起一斗黄金,我知道您也不会改变气节。他送东西您就接着,不必顾虑。不这样,恐怕您不安全。并且了解他们的阴谋之后,也可以帮助想出好的对策。”李元吉等深忌尉迟敬德,知道有他在李世民身边要想除掉李世民就非常困难,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
 
李元吉派刺客去行刺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知道后,故意把几重门都大开,自己则安卧不动,刺客几次潜入尉迟敬德庭院内,见此情景反而不敢下手。李元吉见行刺不成,便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他,李渊也正想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便下诏将尉迟敬德逮捕,准备问斩。李世民闻讯赶忙营救,经多方面周旋,才将尉迟敬德释放。这样,李建成、李元吉对尉迟敬德的软硬兼施均未得逞。 
 
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三,李世民密奏李建成与李元吉淫乱后宫妃嫔,并欲杀他,似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李渊愕然,声称明日早朝鞫问。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将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内。李建成、李元吉行至临湖殿感觉有变,慌忙掉马头准备返回东宫和齐府。李世民从后面招呼他们,李元吉张弓即射,仓促间控弦不开,皆未中的,李世民则趁机射杀李建成。此时,尉迟敬德率70骑兵赶至,左右箭射李元吉,李元吉中流矢坠马,逃入树林中。李世民纵马追赶,但衣服被树枝挂住,坠马落地。李元吉见状,立刻赶到,夺弓欲扼杀李世民。在此危难之时,又是尉迟敬德及时赶到,跃马喝叱李元吉,李元吉见到尉迟敬德,放开李世民,欲趋武德殿,尉迟敬德边追边射,将李元吉射杀。这时,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等人率东宫、齐府精兵2000人赶来,猛攻玄武门,形势危急。关键时刻,尉迟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首级赶到示众,东宫、齐府士卒遂溃散。 
 
保驾功高绘图凌烟阁  拒娶公主富贵不易妻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尉迟敬德因功被授予太子左卫率。当时李建成、李元吉的亲信有百余人被捕,诸将都要求将这些人治罪,尉迟敬德对此坚决反对,他说:“两名罪魁祸首,已经惩罚完毕,如果再株连他们的部属,这不是稳定局势的政策。”在他的再三争取下,才没将这些人治罪。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继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同年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尉迟恭与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事变中功劳并列第一,各赐绢万匹;为了感谢尉迟敬德的救命之功,唐太宗将齐王府的全部财产都赐给了尉迟敬德;还拜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此外,尉迟敬德还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与长孙无忌、王君廓、房玄龄、杜如晦相同,仅次于裴寂的一千五百户。贞观元年(627年)正月,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反唐,唐太宗诏命尉迟敬德与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率兵征讨。兵未至,李艺已为手下所杀,遂回师。 
 
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时,布子抢占到有利位置。太宗刚输了一盘,现在又见唐俭抢先,大为恼火,便下令:把唐俭调出朝廷,贬为潭州的地方官。太宗仍然余怒未消,他对尉迟敬德说:“唐俭不尊重我,我要杀了他。你替我证实:有人控告了他。”尉迟敬德谦卑的应允了。 
 
第二天当面对证时,尉迟敬德叩头至地,说:“我确实没有听到对唐俭的指控。”太宗一连问了几次,尉迟敬德还是确定不移。唐太宗非常生气,将手里拿的玉板,气恨恨的摔碎在地上,回宫去了。 
 
过了好一阵儿,太宗吩咐开席吃饭,把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请来入宴。在宴席上,有人问:“为什么赐宴?”太宗说:“尉迟敬德今天做了使各方面得益的事有三件:一、使唐俭免于枉死;二、使我免于枉杀;三、使敬德自己免于曲从。这是三方面所得的益;另外,又使三方面增加了益:一、使我增加改过的美名。二、使唐俭增加了再生的幸运。三、使敬德本人增加了忠直的声誉。这是三方面所增之益。为此,我请大家吃饭!”太宗还赏赐给尉迟敬德一千匹缎。 
 
唐太宗还曾对尉迟敬德说:“朕想要将女儿许配给你,怎么样?”尉迟敬德叩头辞谢说:“我的妻子虽然微贱,但与我同甘共苦好多年。我虽然才疏学浅,但听说过古人富贵了不换妻子,此并非我的本愿。”太宗只好作罢。从这件小事中不难看出尉迟敬德富贵不忘本的品质,值得后人学习。此后尉迟敬德又出任夏州(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尉迟敬德请求回家养老。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尉迟敬德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尉迟敬德名列其中,位于第七名。 
 
纯朴忠厚不辞劳苦  执鞭护驾化身门神 
 
中国的门神之说也源自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和秦琼的一段佳话。
 
相传有一天,唐太宗在梦中梦见一位大将军来向他求救。那位将军说:“我是东海的龙王,玉帝命令我到人间降雨,唉!我去迟了,以致河水干了,土地裂了,全国各地都闹旱灾,玉帝知道后大怒,判我死刑,明天午时由你的大臣魏征监斩,到时候,您如果能想办法让魏征不来,我就能活命。”太宗很同情龙王,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第二天一大早太宗就叫魏征来陪他下棋,从早上一直下到中午,魏征实在太累了,就打了一个盹儿,谁知他竟然在梦中去监斩了。 
 
从此以后,海龙王的冤魂每晚都来找太宗,抱怨他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说,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唐太宗答应了。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叔宝即秦琼。 
 
尉迟敬德作为大唐的开国名将,自归附李世民之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但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还请高祖下令,令诸军皆属李世民指挥,内外遂定,可谓力挽狂澜。尉迟敬德同时还有远见的卓识,如玄武门事变后,对隐太子李建成的党羽主张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样的大批栋梁之材。在性格上,尉迟敬德纯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拒绝娶公主一事上,更显示出高贵的品质。正因如此,后人才将他作为门神,画图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