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小凯
来法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毕业以后真正能留下来的人并不多。除了那些和老外结婚获得居留的,留学生毕业以后想留在法国就必须面对学生居留转工作居留的问题,这是很难过而又不得不过的一道关。
法国校园秋色(摄影:晨光/看中国)
留学生转工作居留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一家法国大公司做实习,毕业后就进入该公司工作。
当时我在法国一家很大的公司在外省的研发中心做实习,实习时非常努力,因为争取到这个实习机会非常不容易。实习负责人是个法国人,我们学校的校友。当时他向我们学校提供这个实习项目时,有很多法国同学报名,我知道会有很多竞争对手,在面试前一天晚上,仔细的上网查看了相关名词和资料。在面试时,我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设想怎样可以帮助他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说实话,我对他的问题也不是很了解,是前天晚上刚刚查到这些字母缩写的含义。但后来他居然选择了我,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因为我在所有的候选人中显得对这个课题最有积极性。
当时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一家法国的知名企业,而且实习的报酬也很高,超过法国最低工资,来法国后这几年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在实习中表现得好一些,有可能留下来工作。所以我非常认真地做这个实习课题。
这个实习使我对法国企业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每天早上十点,是大家喝咖啡的时间,这是雷打不动的。通常是一个项目组里的同事一起喝咖啡,如果你不喜欢喝咖啡也可以喝茶或其它饮料,但一定要去,因为这是同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法国同事们在喝咖啡时无所不谈,法国人说话诙谐幽默,但要完全听懂他们的笑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喝咖啡时间也是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法国同事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运动。他们中午饭也不吃,就去跑步,跑一圈回来冲个澡(很多大公司里都有淋浴和更衣室),然后再吃午饭。虽然我从小就喜欢长跑,可是他们的运动量要大很多。一天中午,和同事一起去跑步,他们身材高大,一步就能跨出去好远,我要蹦得很高才能保持和他们一样的步调,其实我可能不应该这样,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步调。我们要先跑几公里到达附近的一个公园里去跑,可是等跑到公园我已经快不行了,于是一个同事不得不陪我回公司。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参加过他们的中午跑步活动。
和法国人套近乎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是请他们到家里来吃饭。法国同事在饭店里吃饭一般都是AA制,而一般请客都是在自己家里。出于对中华美食的爱好,法国人一般都不会拒绝中国人的邀请,而中国人也不会令他们失望。但要注意,法国人赴宴一般都会带上老婆孩子,除非是单身,所以要事先考虑周全。
那时我的实习负责人还是单身,所以我请他到我的宿舍吃晚饭。法国人一般都不吃辣,但也有例外。当晚,我做了一个汤、一个菜、一个甜点。都是比较清淡的法国人容易接受的食物。实习负责人吃了以后好像对我的“款待”非常感动,第二天还专门给我发邮件表示感谢。后来,他还请我到他家吃饭,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在实习中,我不断收集资料,开发我们的软件,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完美的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令我的实习负责人非常惊喜,也令同事们刮目相看。
法国人非常注重表达和报告,虽然我的法语说得还可以,但要写下来就还是差的很远,特别是在用词方面,于是实习负责人帮助我修改,这对我以后的书面法语很有帮助。当时写了六十多页的实习报告,但导师说写得太多了,需要精简,于是使劲地压缩,保留精华,压缩到三十页左右。最后在企业的小组里演示了我的实习成果,大家都很满意。
但当我问实习负责人是否有可能留下来工作时,他皱了皱眉头,说因为现在全球经济受9•11影响,都不景气,互联网泡沫经济破碎,连他的法国朋友都找不到工作。言下之意,我是没戏了。我想通过实习留下来转工作身份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虽然有点失望,但这段实习经历为我以后在法国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使我对法国企业的文化有了初步认识。
实习公司的另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同事当时建议我去读一个企业管理的文凭。我想也好,虽然本人对管理不是很感兴趣,但可以增加对法国企业的了解,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可能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同时延长一下学生居留,增加找工作的时间。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欧洲《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