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非洲“淘妻” 体验与黑人媳妇的婚恋

2013年4月31日 更新: 2013年4月31日

【本报综合报导】如今中国大陆有很多人结不起婚,他们觉得结婚越来越难,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不少中国人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前往非洲市场开拓事业,薪资水平相对较高,甚至长期在那里工作,渐渐地他们在当地定居落户并结婚生子。

张峰和他的非洲妻子
张峰和他的非洲妻子

被“逼婚”娶非洲妻子 黑人老婆做饭、持家困难多
来自中国吉林省的张峰(化名)就是其中一例,他今年49岁,这位东北男子已经在非洲坦桑尼亚打拼了13年,娶了一位非洲当地的女子做媳妇,他们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黑人混血小姑娘。
张峰原来是中国企业——中铁建工外派坦桑尼亚的职员,妻子是坦国当地土著。张峰透露说自己是被“逼婚”的,妻子当时在张峰单位的医疗室工作,后来由于不甘心地下恋情而发展到要求结婚。于是2003年在教堂按当地习俗结婚。
婚后张峰发现两国的文化落差造成种种不和谐,他说“要是按照中国人的标准,她根本不是个好妻子。” 他举例说家里来客人时,媳妇也不会端上两个菜招呼招呼,而且妻子还很害羞,经常躲在房间不敢出来见生人。妻子也不会烧中国菜,结果张峰每天吃非洲食物很没胃口,为此争吵过多次;甚至有一回妻子尝试做中国菜,可是这位非洲媳妇连切土豆也不会,切来切去切了十分钟也切不好一个土豆,哭笑不得的张峰从此觉得培训妻子做中国菜的厨艺是没什么希望了。
对于持家,张峰也有一次惨痛经历。原来他曾有自己的客运公司,投入了30余万元,按照正常经营是肯定不会亏损的,可是由于中间有一阵子自己太忙将公司交给妻子代管,后来发现妻子将她家的亲戚大姑大姨之类的都领到公司上班,这些亲戚们基本属于不干活白拿工钱。最终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就出现了严重亏损只得停运。无奈几乎赔光老本儿的张峰只好重操旧业。
虽然这段跨国姻缘不太尽如人意,但张峰还算能乐在其中。他觉得妻子虽然不那么聪明灵巧,不过还是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很好脾气,他们可爱的小女儿如今已上小学5年级了。
1000元娶个非洲老婆 父母难以接受
另一位娶了非洲媳妇的马程先生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马程是温州人,他将义乌的小商品倒卖到坦桑尼亚。一次他去阿鲁沙旅游,结识了非洲导游玛丽小姐,两人在2004年结婚。有趣的是,按照这位姑娘的家乡习俗,马程花了价值约1,000元人民币的价钱买了一头牛作为聘礼。而婚礼却按照当地习俗是在他们生完孩子后举行的。比在中国结婚可省了不少钱,女方也不要求有车有房,而且据说非洲女子很喜欢嫁给中国男人,中国女婿的待遇也不错。
马程觉得自己的婚姻是赚到了,感受与张峰倒是不太相同。他还夸妻子很是勤劳贤惠,关于做菜,马程还说“我教了她3年时间,现在已经会做中国菜了,他们全家也都喜欢吃中国菜,我爱吃的红烧鱼,现在她都会做。她甚至会讲一些基本的中文。”
不过,有一点可惜的就是马程的父母对于儿子娶了非洲媳妇难以接受,妻子想去中国看看屡遭拒绝。经过整整九年的长期软磨硬泡,直到去年马程的父母才同意他把妻子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