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披萨连锁业者达美乐在8月10日宣布退出意大利市场,关闭当地所有分店。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经营其门店的公司破产后,巨头达美乐披萨正从披萨之乡意大利撤出。 自2015年在意大利市场推出以来,达美乐一直在努力赢得意大利的客户。在业务受到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影响后,特许经营商于今年4月初首次申请破产。 达美乐7年前进入意大利时,其目标是通过提供完整的送货上门服务和包括美式食谱在内的独特菜单,与该国传统的比萨制造商区分开来。 根据提交给米兰法院的文件,达美乐的意大利特许经销商EPizza SpA在COVID-19两年疫情期间业绩惨淡,该公司申请破产后,自7月20日起已停止所有门市的营运。EPizza SpA表示,破产原因是由于外送平台应用程序的竞争。 文件显示,达美乐截至2020年在意大利直接管理23个销售点,另有6个工作点通过特许经营进行管理。有些人可能将达美乐的失败,归咎于企图用美式口味攻占披萨发源地,仍无法迎合当地人的胃口。然而疫情期间,在意大利当地餐馆使用Glovo、Just Eat与户户送(Deliveroo)等外送服务后,确实让设于米兰的EPizza SpA开始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相比之下,英国和爱尔兰拥有超过1,200家门店,使其成为达美乐在欧洲最大的市场。而这家世界上最大的比萨连锁店在90多个国际市场拥有18,300多家门店,其中大部分是特许经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战争始于克里米亚,必须以解放克里米亚结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克里米亚西部新费多里夫卡附近的俄罗斯空军基地发生一系列爆炸事件数小时后发表上述讲话。泽连斯基没有提到爆炸事件,但他说: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永远不会放弃它。 克里米亚俄军基地发生爆炸 位于俄罗斯控制下的克里米亚西部的萨基(Saki)空军基地9日发生一系列爆炸,造成至少1人死亡,10余人受伤。乌克兰空军表示,有9架俄罗斯战机在大爆炸中被摧毁。卫星影像显示,现场有大面积火烧后遗留的焦土,还有几个明显的大坑。 图为乌军多管火箭发射器BM-21炮台系统在向俄阵地发动炮击。 (ANATOLII STEPANOV/AFP/Getty Images)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这恐怕是莫斯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折损军机最多的一天。英国国防部指出,虽然在爆炸中折损的喷射机仅占整体俄罗斯机队一小部分,但因萨基机场为俄军主要作战基地,俄罗斯在黑海的航空战力将显著削弱。英国国防部在12日发布情报更新称,萨基空军基地在这次爆炸中至少有五架苏-24战斗轰炸机和三架苏-30多功能战斗机被摧毁或严重损坏,中央分散区受到严重破坏,但机场可能仍可使用。 俄罗斯淡化基地爆炸事件 俄罗斯坚称,这次事故是库房违反消防安全法规致弹药爆炸,否认有飞机在爆炸中受损,也否认爆炸是任何人攻击所致。俄罗斯当局在10日试图淡化空军基地爆炸事件,称爆炸没有影响到半岛的酒店和海滩,但是社交媒体视频显示,在浓烟高高升起之际,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 爆炸事发在当地时间8月9日下午3时20分左右,目击者表示,听到克里米亚半岛那佛费朵瑞夫卡镇(Novofedorivka)附近的萨基空军基地传出至少12次不同强度的爆炸声,其中3次特别响亮,引起火花和烟雾。大约30分钟后又发生一次爆炸,目击者说这是最大声的一次,引发两股烟尘,爆炸共持续了一个小时。 萨基空军基地距最近的前线有220公里之遥。美国官员告诉华邮,并无美制武器被用于萨基空军基地爆炸,排除当地是遭美制“海马士”(HIMARS)高机动多管火箭打击的可能。迄今俄国方面未就卫星照片显示军机损失惨重的说法置评。 乌军未表示对爆炸事件负责 目前乌克兰尚未公开声称对爆炸事件负责,但卫星图像显示有针对性袭击的可能性。乌克兰在7月31日曾袭击了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司令部。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舰队在黑海的指挥部当日遇袭,造成五人受伤后,当局一度取消了在塞瓦斯托波尔举行的海军日仪式。 乌克兰部队近期已将目标集中在该国南部地区的桥梁、弹药库和铁路连接上,以努力限制俄罗斯的补给能力。乌克兰军方表示,其炮火12日击中了该国南部一座重要桥梁附近的一个俄罗斯军火库,并说,乌军现在有能力打击被占领南部的“几乎所有”俄罗斯补给线。乌克兰南部军事司令部发言人纳塔利娅•胡梅纽克(Natalia Humeniuk)表示,乌克兰的部队正在控制南部的局势,尽管敌人正试图引入预备役,但俄军几乎所有的运输和后勤,都处于乌军的“火力控制”之下。 克里姆林宫此前一直警告乌克兰,任何针对克里米亚的攻击都会引发大规模报复,包括对基辅的“决策中心”进行打击。如果此次克里米亚半岛上俄罗斯空军基地的爆炸事件,确实为乌克兰军事打击所导致,这将标志着克里姆林宫于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后,其在该半岛上的军事目标首次遭到重大袭击。 ...
欧洲今年继冬、春降雪、降雨量不足后,夏季又遭到一波波的热浪侵袭,久旱不雨,导致欧洲数国遭遇破纪录的干旱危机,半个欧洲都受到干旱的威胁,将严重冲击能源生产、粮食收成、水路运输、饮用水及生态系统。 去年冬天欧洲圣诞假期异常高温,虽省下不少能源,却让阿尔卑斯山和其它山脉的降雪量比平时少,除冬末春初融雪不足之外,缺水问题从春天雨量不足到7月热浪袭击后更为加剧。其中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部分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 干旱造成的河流水位下降,让“饥饿石”露了出来。图为饥饿石(Hungerstein)。 (Dr. Bernd Gross/Wikipedia/CC BY-SA 3.0) 法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该国7月仅降雨9.7毫米,是从1961年3月以来的最低记录,该国政府称当前的干旱问题“史上最严重”,超过100个城镇的饮用水出现短缺;意大利面临7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农业部长警告1/3的农产量陷入危机;德国7月份的降雨量也不到1961年至1990年平均同月降雨量的一半。就连数百年来以治洪为重的水利王国荷兰,今夏的干旱让全国水位已达历史低点。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EC-JRC)近日表示,欧洲的旱情将会恶化,可能会影响到47%的欧洲大陆。该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托雷蒂(Andrea Toreti)于8月9日在一个线上新闻会议上称,虽然还没有全面分析今年的干旱,但情况似乎比2018年更糟,今年的干旱可能是500年来最严重的。 热浪和干旱冲击农作物的收成,恐让粮食危机雪上加霜。根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一份报告,欧盟的玉米产量预计将比去年减少 1250万吨,葵花籽的产量预计将减少160万吨。 此外,干旱还影响能源产业,加剧目前的能源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水力发电。之前水电是欧盟第四大电力来源,现在干旱导致西班牙水力发电量处于20年来第二低,法国水力发电量十年来最少,水利供电不足,或迫使这些国家燃烧更多的天然气。 而欧洲经济命脉莱茵河的水位下降则影响了包括煤炭等材料的运输。如今,德国、捷克与奥地利等炼油厂也已面临停摆,仰赖莱茵河运输石油燃料的瑞士,则因供应短缺而开始释放战略储备。多处河流水位下降还冲击了法国的核能发电。 ...
8月12日,西班牙国家统计局证实,今年7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0.8%,达到了过去38年来的最高值。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城乡居民购买支付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也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情况的指数。 今年7月较去年同期相比,房屋、能源和交通的价格经历了最大的通货膨胀,接着是食品和非酒精饮料,另外服装和鞋类也受影响颇大。 在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中,燃料同比上涨了34.3%,房屋涨了23%,交通领域因为受到燃料价格的影响同比上涨了16.2%。 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攀升至13.5%,比上个月高出60%,是自1994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我们每天在超市货架上购买的产品的价格大幅增长:牛奶价格上涨了22.6%,鸡蛋价格上涨了 22.5%,谷物价格上涨了20.4%,禽肉价格上涨了16.3%,蔬菜和豆类上涨了15.5%。 6月份,一个哈密瓜的价格可以达到13欧元,这一数字反映了基本食品价格的上涨。在通胀上升的情况下,营养质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上一次的危机时期,如2008 年,营养质量可能会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尤其是在收入较低的人群中。 此外,在服装和鞋类方面,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了5.0%。
在持续了几年和诺基亚(NOKIA)的专利纠纷之后,中国知名手机制造商OPPO在德国以败诉收场。其智能手机信息已经从其德国网站上删除,受影响的还包含其旗下另一知名品牌“一加”(OnePlus)。 根据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8月7日的报导,在今年7月和8月,德国曼海姆(Mannheim)和慕尼黑的地区法院,分别裁定OPPO侵犯诺基亚的技术专利,授予诺基亚对OPPO执行禁售令。 OPPO手机(OSEP LAGO/AFP via Getty Images) 事实上,双方曾在2018年达成专利协议,OPPO同意支付专利费,该协议于2021年到期。由于对于后续的协议一直谈不拢,诺基亚针对其所拥有的标准必要专利,包括各种5G专利,对OPPO展开了全球专利诉讼战。在线杂志《福斯专利》(Foss Patents)主编穆勒(Florian Müller)认为,这是德国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产品侵权案,该裁决也将具有外溢效应。诺基亚对OPPO的诉讼,同时也在法国、西班牙、英国、荷兰、芬兰和瑞典等国进行。 OPPO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和华为、vivo、小米并列中国四大一线手机制造商。其智能手机于2018年6月进军欧洲市场,在2020年于德国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设立其西欧区总部。
德国通过3D打印技术建造的第一栋别墅,即将在今年年底迎来房主入住。这个两层的独栋住宅每层约80平方米,最初建造内外墙的打印时间只有100小时。创新的工法和建筑材料,搭配节能和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设计,使其获得了2021年的德国创新奖。 这栋由德国知名建筑模板、脚手架制造商派利公司(PERI)承接建造的房屋,坐落在德国西部北威州(NRW)小城贝克姆(Beckum),是该州政府资助20万欧元的“创新建筑”前沿项目。 房屋的未来主人是来自贝克姆当地的汉修斯家族(Hanhues),地主是哥哥米歇尔,预计在今年年底入住的是其26岁的妹妹丽莎玛利。他们在2020年9月开始和建筑师合作,在电脑上设计出房屋的3D模型。房屋主体施工不到40天,地基和底层花了28天,盖第二层只用了8天。2021年7月底开始对外展示约一年半。连同花园、家具和内部精装修,总造价约45万欧元,比传统工法还高大约15%。 3D建筑打印机由PERI位于丹麦的子公司Cobod所研发制造,其喷射头以每秒一米的速度逐层拉起内墙和外墙,并同时预留出门窗、插座和管线的空位。墙体所采用的特殊混凝土“i.tech 3D”,出自德国海德堡水泥公司(Heidelbergcement AG)。这种材料经过多年的开发,可以在打印时层层堆叠,既能塑型又能保持下一层的结构稳定。 3D打印技术目前还不适用于打造高层建筑。除了在北威州,德国在巴伐利亚州(Bayern)还有一栋已经在建造,含4个住房单元的3D打印公寓楼。未来3D打印在建筑业的商机,还有预制领域。部件可先由打印机在车间里制造,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以模块化结构进行组装。
2022年上半年,西班牙有近331,000套房屋易手,打破了自2008年以来的纪录,上一次的纪录是在2007年。 在2007年1月至6月期间,交易量超过432,000套,下半年已经出现降温的迹象,2007年下半年大约有342,000套房屋被售出。再之后就遭遇了房产市场的泡沫破裂。 西班牙一栋居民楼(CHRISTOF STACHE/AFP via Getty Images) 不料想10多年后,当经济危机恐再次上演时,房产市场却恢复到了曾经的业绩。但与那时不同的是,当年起重机占领西班牙的各大城市,新楼盘大量开发,建筑业占西班牙GDP的10%以上,而现在却没有太多的新建筑。今年1月至6月期间,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房产交易是新房。也就是说,二手房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 上半年交易量喜人 根据西班牙统计局8月12日的数据,今年1月至6月期间,二手房的销售量接近270,000套,甚至在2007年,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数据。而且,今年的交易上涨还伴随着价格的上涨,这一趋势于2021年底开始显现,并在今年上半年持续上升。 今年1月至6月房屋销售累计增长23.1%。 有七个自治区甚至超过了这一比例,其中巴利阿里群岛(54.6%)、拉里奥哈(34.9%)和瓦伦西亚(34.7%) 遥遥领先。相反,纳瓦拉(7.2%)、马德里(9.7%)和巴斯克地区(11.2%)的半年增长率最低。 西班牙房产平台网站Fotocasa认为,2022年比2021年的数据更好,如果这种强劲的销售速度继续保持下去,销售额可能会远高于600,000套/年,这将是自2008年以来最好的一年。 银行收紧放贷条件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最近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动力是否会在未来几个月保持如此强劲的势头。西班牙另一家房产平台网站Idealista的报告中提到了银行放贷款的因素。 现在房贷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年7月,欧洲央行六年来首次上调官方利率,并创下22年来最大增幅。行业内相关人士推测,银行实体会随之收紧抵押贷款条件,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或不会出现如此大量的交易活动,历史性的数据很可能不会出现。另外,西班牙的通货膨胀会逐渐地对西班牙家庭的钱袋子造成影响,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西班牙房产交易的数据会趋于稳定,或者可能会下降。 ...
由于俄乌战争引发了德国的天然气危机和能源涨价,很多人担心这将造成德国进入经济衰退。8月9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更加深了这种担忧,而且这份研究还预测,俄乌战争不仅会在短期内对德国经济造成相当大的损害,而且在中长期也会对德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害,并且这将在劳动力市场上明显地体现出来。 这项研究结果是劳动力市场和职业研究所 (IAB) 、联邦职业培训学院、经济结构研究学会共同参与得出的。他们通过建模,计算模拟两种不同场景下德国经济的走势。 德国西部杜伊斯堡的内陆港口(INA FASSBENDER/AFP via Getty Images) 其中一种情境是假设欧洲没有发生战争,另一种情境是模拟眼下现实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明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比假设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要少1.7%,到2030年GDP的损失将超过2600亿欧元。该研究的作者称,计算模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俄乌战争进一步升级,或者天然气价格继续暴涨,损害可能还会更大。 根据该研究,从短期来看,战争的直接后果反映在,制裁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下降,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会给出口经济和私人家庭的消费带来压力。 其中出口活动减少是经济生产减少最主要的原因。从中长期来看,即使天然气供应没有被完全切断,由于战争和能源危机,经济产值也会明显低于没有战争的情景,尤其是建筑材料生产、化学工业和金属生产等能源密集型经济产业,受到的负面影响尤其大。化石燃料、金属、食品的进口价格上涨可能一两年后才会缓和下来。建筑投资方面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方面,该研究表明,在2022年至2028年期间,与没有战争的情景相比,就业人数平均减少150,000人,但该负面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中长期来看,由于人们的消费能力的降低,劳动密集型的餐饮等服务行业的用工需求就会减少。 以上的数据是研究人员假设能源价格较和平状况下上涨了80%而得出的,然而如果现实中未来几个月里能源价格涨幅更大,假如是160%的话,计算模型预测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将更大。届时,明年的GDP将下降近4%。三年后劳动力市场就业人数将减少66万人,减幅达1.5%。这些数据是假设在德国政府没有出手干预的前提下得出的,如果政府出手干预的话,会对结果产生改善作用。 政治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高通胀威胁着德国的消费热情。根据另一份8月11日宏观经济与商业周期研究所(IMK)公布的研究表明,德国发生经济衰退的风险达到58%左右。研究人员使用红绿灯标志来进行预警,眼下仍处于“红色”状态,这预示着未来几个月经济衰退的风险严峻。
日前中国多家银行发布公告收紧贵金属业务。 8月9日,据中国官媒报导,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收紧贵金属业务。今年以来,受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黄金价格波动明显。对于此次贵金属业务调整的原因,多家银行在公告中均表示顺应市场变化、保护投资者权益。 作为国有银行,工商银行表示,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对于有持仓余额的客户,建议谨慎控制持仓规模,注意防控自身风险。 大型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在公告中提到,近期贵金属市场波动加剧,对于有持仓的客户,提示客户注意防范风险,做好仓位管理,适时降低持仓余额。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官媒称,个人贵金属市场前景仍不够明朗,不排除后续还会有部分机构收紧个人贵金属业务。 另有分析指,贵金属业务暂停或和中美关系紧张有关,如果美国针对北京当局的“反制措施”采取行动,必将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届时投资者将会遭受损失。 俄乌战争爆发后,黄金作为优质的避险保值工具,价格一度飙升。现货黄金在3月8日、4月18日达到阶段高点后,却开启了下跌之路。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今年下半年,全球投资者将面临颇为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面对加息、高通胀和外部风险等多重挑战。短期内金价可能会受到实际利率、全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及其控制通胀水平的效果等多因素影响。 目前贵金属市场面临复杂环境,波动加大,对于投资者来说行情可预测性下降,面临潜在风险加大,尤其是部分交易品种带有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