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4月1日,西班牙总人口升至48,196,693人,这是西班牙人口首次突破4800万人。西班牙居民人口在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了136,916人,其中马德里大区、瓦伦西亚大区和加泰罗尼亚大区是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 以上是由西班牙国家统计局(INE)在5月23日发布的人口统计临时数据,该机构将在每个季度提供有关人口发展的初步估算。 西班牙移民在获取帮助信息。(ANDER GILLENEA/AFP via Getty Images) 统计局预计,今年西班牙人口增长将达到590,184人,若按此数据计算,西班牙今年年度人口增长率为1.24%,将成为自2008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 该机构还发布了自2012年以来经过修订的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与202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相一致且为最终数据。自2021年1月起发布的数据具有临时性质,并将随着年度普查的发布而做出调整。 在过去20年中,西班牙人口于2012年1月达到高峰,约为4,680万人,此后人口有所下降。2015年7月,西班牙人口约为4,630万人,此后西班牙人口逐年上升。 西班牙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外国移民的增加填补了西班牙人口减少的空缺:今年第一季度,西班牙籍人口降低了12,614人,而在西班牙常住的外籍移民数量增加了149,530人。截至4月1日,西班牙外籍移民总数量已达到6,227,092人。 在2023年第一季度,西班牙流入移民人数增长最多的是哥伦比亚籍,数量为44,300人;其次是摩洛哥籍(23,200人)和委内瑞拉籍(21,500人)。在第一季度的流出人口中,西班牙籍有11,500人,摩洛哥籍有8,400人,罗马尼亚籍有7,700人。 人口研究中心(CED)教授Joaquín Recaño对以上数据做出了解释:由于适龄妇女的数量减少,生育率将进一步恶化。西班牙正逐渐转向更小家庭模式。例如,在瓦伦西亚自治区,多子女家庭定义的标准已经降低到两个子女。另一方面,由于西班牙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老年人口的增加致使人口逐渐老龄化。 Recaño强调,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是由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的经济危机所推动的,尤其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就业市场无法留住每年毕业的大量大学生。他指出,这些大学生在西班牙能找到工作,是由于西班牙对护理和旅游等行业的需求量大。 根据西班牙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除了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0.07%)和两个自治城市休达(-0.06%)、梅利利亚(-0.12%)的人口略微下降,加利西亚自治区人口大致不变外,其他15个自治区人口均处于增长状态。相对增长率最大的地区是马德里大区(0.60%),瓦伦西亚大区(0.54%)和加泰罗尼亚自治区(0.46%)。
中国经济下滑导致今年就业市场不乐观,一个侧面例证是,多地发布网约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入行风险预警。 湖南省长沙市日前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称,全市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此前已受理的,按正常流程予以办理。 海南省三亚市同样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三亚交通运输局在相关公告中称,网约车平台及网约车数量快速增长,运力趋于饱和,为进一步维护网约车行业市场秩序,决定暂停受理相关业务。 并且,近期济南市、遂宁市、东莞市等多个城市相继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提醒从业者谨慎入行。 综合媒体报导,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认为,这主要是由市场供需变化所引起的,现在行业整体是人多单少的情况,这会促使单价、人均单量降低,间接导致网约车司机人均收入下滑、人均工作时长增加等问题。 据中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中国共有30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40.6万本、车辆运输证230.0万本。 仅仅两年半时间,在中国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增加了102个,增幅达49%,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增加了286.1万本,增幅为112.4%。但是,全国订单总量却没有明显增加。 在一般人眼中,网约车司机是以农民工或城镇未考上大学的男性青壮年为主。实际上38.0%的网约车司机学历为大学专科及以上,甚至还有硕士学位人员。
“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你们基层的领导,你们怎么接收,……你们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你们把我抓了去,我也要讲!”近日,中国越剧演员、影视名家何赛飞的这番话催人泪下,火速冲上热搜第一。 5月18日至24日,《戏聚高平•擂响中华——中国梆子大会》在山西高平喜镇苏庄举办,豫剧名家虎美玲,越剧、影视名家何赛飞,秦腔名家李东桥、齐爱云等戏曲名家担任比赛评委。 大陆影视名家何赛飞在一次节目中批行业现状,激动落泪。(视频截图) 5月21日,在第二小组比赛中,一位来自山西吕梁的“张军波”,他表演了晋剧《清风亭》,虽然表演非常成功,但经历却异常坎坷。 据指,他被省团看中来到太原,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一直都属于临时工,妻子和3个孩子仍留在老家,有时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演戏之余他跑网约车、送外卖补贴家用,39度高烧打着点滴还在舞台上坚持表演,其妻子几次半开玩笑地称要和他离婚。 主持人白燕升讲述他的状况时,一度眼含热泪,声音哽咽,“每一个院团长,都应该善待这样好的年轻演员,我们老说戏曲的未来在青年,光喊口号有什么用,我们需要有人为这样优秀的演员保驾护航,年轻演员才有出路,戏曲才有出路啊!” 之后,何赛飞在评委席大声呼吁说:“这样的艺术家不保护,不给予基本生存,给谁?!”何赛飞还在比赛现场批评中国行业现状,“几百万几千万的拍了一台戏,得了奖以后封在仓库里,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钱到哪里去了?复兴传承,你们的钱到哪里去了?”她直接说:“你们把我抓起来,我也要说。” 对此,民间展开热烈讨论。 有网友表示:“我们都傻了……真的,第一次看到这种事情……她可是何赛飞老师啊!绝对属于功成名就的大家了,所以这个事情绝对不是什么炒作或者是节目效果,何老师真的是愤怒+委屈了。” 也有不少网友纷纷说,“说实话,不由得担心起何赛飞老师”、“‘你们把我抓起来,我也要讲’哎呦,我都哭了”、“看看吧!什么是振聋发聩的呐喊!比起那些‘流量’,我们需要文化的传承!!”、“钱都哪去了?这句,振聋发聩。”但也有人认为,“何赛飞发的火,是‘体制内火’。她的诉求是体制要给艺术家以相应的待遇。这就……” 何赛飞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顶梁花旦之一,因出演1984年的越剧戏曲电影《五女拜寿》中“翠云”一角而引起外界广泛注意,从此走上影视之路。
5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商务部表示反对。外界认为,这与美国为遏制中国制造先进芯片能力所采取的管制行动保持一致。 5月23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日本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一事答记者问。有记者问:5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芯片示意图(Adobe Stock) 中国商务部表示,日本政府正式出台针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措施,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稍早时报导,日本政府决定收紧先进半导体生产所需的23种商品的出口。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实施严格出口管制,已决定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的42个国家和地区除外,包括美国、韩国、台湾。向中国及其它国家的出口程序将更加复杂,需要获得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许可。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23日报导,日本正与美国和荷兰联手实施全面出口管制,管制可能会限制中国获得先进芯片的能力。中国半导体行业担心,日本对关键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的限制范围太广,可能影响中国中低端芯片的生产。此类芯片被广泛用于生产从汽车到洗衣机等各种产品。 此前在3月31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今年7月起将对清洁、沉积、光刻、蚀刻等六类芯片设备的出口加以管制。任何制造商要想向其它地区出口以上设备,必须要先得到许可证。 为避免单独进行管制难以奏效,自从美国2022年10月推出《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后,力求达成与世界两大芯片设备主要供应国日本、荷兰的合作,限制向北京输送芯片设备,以延缓中国科技与军事的发展。 荷兰贸易大臣施赖内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在3月初曾致信议会指出,出于安全原因,需要对先进芯片设备进行更多设限,包括阿斯麦公司(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 多位业界人士分析,中国要想自己发展芯片产业,若缺乏阿斯麦公司的最先进技术,可能会面临难以跨越的障碍。 香港《南华早报》(SCMP)援引北京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的一项报告,如果美日荷三方共同限制设备出口,再加上拜登政府全面切断美国科技公司的芯片技术供应中国,北京当局不但面临半导体技术危机,也面临科技企业破产潮。
历时接近两个月,北京当局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审查结果显示,要求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商停止购买其产品。目前,中国和美国双向脱钩的大趋势已经确定。 此前在3月31日,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网信办)发文称,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防范产品问题隐患造成网络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依据《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图为美光半导体(上海)有限责任公司。(Getty Images) 美光(Micron)是美国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也是全球存储芯片巨头之一,但随着中美关系紧张态势加剧,其来自中国地区收入持续萎缩,从此前高峰时期57%占比,降至2022年的10%(美光去年总营收达308亿美元)。 5月22日,中国官媒《证券时报》报导称,对美光的审查结果显示,其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的产品。 禁令意味着从银行、金融机构到铁路、公路、电信设施,许多部门都不能使用美光的产品。 有深圳存储本土供应商向官媒透露,美光方面已经有意向存储同行转介一些国内客户;后续美光被调查,落地产品销售受影响,预计三星、SK海力士等韩企存储厂商未来会接替一部分美光市场,中国国产存储厂商也有望迎来机会,但在高端产品仍有差距。 英国《金融时报》4月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导,白宫对韩国政府表示,若美光在被中共网信办调查之后被禁止在中国销售,希望韩国政府敦促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不要趁势增加对中国的芯片销售,以免中国市场的空缺获得填补。 法新社认为,此举象征中美芯片战进一步升级,美国一直试图限制中国获得最先进的芯片,中方3月间对美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以反制,近期北京在执行有关国家安全和反间谍活动法律上也更加严格。 美光发布声明表示,已接获北京当局通知,美光将评估结论内容与后续行动。 法新社询问美光是否会提出申诉时,美光发言人表示:“我们期待继续与北京当局进行讨论。” 另一方面,美光转向投资日本。5月18日,该公司表示,将在日本投资约36亿美元,用于先进制程存储芯片生产,并将引入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最新的极紫外光(EUV)设备,成为第一家把EUV技术带到日本的公司。美光在声明指出,这项投资将“促成下一波端对端技术创新,例如迅速崛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 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指出,北京禁用美光,以及先前针对美国企业的突袭调查,均与其宣称的开放市场及透明监管政策背道而驰。美国商务部并强调,将与主要盟友和合作伙伴接触合作,解决北京行为造成的“内存芯片市场扭曲”。 北京决定封杀美光后,在华的欧美商会都表示忧心。 中国的美国商会5月22日告诉美国之音,该会的许多美国公司会员都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北京封杀的对象,而欧盟商会则呼吁欧商评估,在美中科技竞争白热化对供应链可能带来的冲击,并及早应对。 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中国半导体业人士陈女士5月22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美国、日本等国限制高端芯片和一部分半导体材料卖给中国企业,而禁美光产品后中国企业转购同类产品更贵,“比如最普通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等产品都是当前业内急需品,现在要向外国其它公司购买,价格可能更贵,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现在看来可能不止‘八千’”。 ...
近日,法国参议院在网上进行了一项大型调查问卷活动,收到了5万多份回馈,参与人数空前。结果显示,86%的法国人反对推广原本旨在改善大城市空气质量的低排放区(ZFE)计划。 低排放区是一个由法国政府支持的计划,希望通过根据汽车污染程度进行限行制,减少城市污染物排放量,从而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居民能够呼吸到对其健康无害的空气。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在规定城市行使将面临罚款。 巴黎地区的Crit'air限行指示牌(ALAIN JOCARD/AFP via Getty Images) 近日,法国参议院关于低排放区的可接受性和实施情况的实况调查团报告员塔巴洛(Philippe Tabarot),从4月17日至5月14日发起了一项在线调查,超过51000人对该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反对推广低排放区,其中包括86%的个人受访者和79%的专业人士。 一位数据专家发现,受访者居住地离城市中心越远,就越有可能反对这项计划。居住在城市中心的居民,有23%对此表示赞成,而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只有8%赞成。专家解析居住地离城市中心越远,用车需求大,低排放区对其影响就越大。另外,是否拥有除汽车以外的出行方式,也对人们的反应产生很大影响。 社会职业分类同样也会影响调查结果。比如25%的管理层人士赞成建立低排放区,而员工和工人分别有11%和4%表示赞成。 虽然政府推出了购买新型清洁能源车的补助措施,但高额的购车费用让人望而却步。有77%的人认为价格仍然过高,同时绝大多数的运输专业人士认为申请补助信息的并不充足。 很多受访者认为交通的限制规定更新的速度太快,不仅缺乏通往市中心的其它方式,自己也无力更换符合空气质量标签Crit'air的车辆。所以尽管面临罚款威胁,83%的个人车主并不准备更换座驾。 按原定计划,低排放区应于2025年在43个居民人数超过15万的城郊居民区中生效。然而,目前已有很多城市推迟了这一时间进度。巴黎和里昂等大都会目前暂不禁止不符合Crit'Air空气质量标准的车辆进入市中心,其它城市很可能会效仿。 在执法方面,各大都会似乎并不急于加强对Crit'Air贴纸的检查,也不急于借此来惩治违法者。参议员塔巴洛还表示,目前还需要对车主进行教育,这意味着警察不会开罚单。他还指出一些市长更是明确表示,警察的职责是处理Crit'Air贴纸检查以外的问题。 塔巴洛还提到,推广低排放区的时间表和汽车替代品的发展时间表之间缺乏同步,而人们需要同步加快配套措施。 虽然自动检查机制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但目前内政部对此并未做出说明。 ...
为了避免重蹈去年夏天遭遇森林火灾的侵袭,近日法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随着夏天临近,法国也将进入高温天气和火灾的多发期。今年夏天,法国不仅需要调配更多消防资源,还将发布专门针对森林火灾风险的“森林天气预报”(Météo des forêts)。 法国内政部部长达尔马南(Gérald Darmanin)宣布,今夏将把风险高的西南部地区的消防飞机的数量从38架增至47架。他还保证将向各省的消防和救援部门拨款1.8亿欧元用于采购1100辆消防车。生态转型部长贝许(Christophe Béchu)也宣布从6月1日至9月底,法国气象局将每天发布“森林天气预报”,帮助监控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和潜在危险。该预报与法国国家林业局(ONF)合作,将植被的干燥程度等数据结合各种天气参数,来衡量火灾的蔓延以及加剧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政府还在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醒居住在森林边缘的家庭居住在这类区域需承担清除灌木丛的义务。另外,相关市镇的市长还会收到卫星地图,明确指出有森林火灾风险的危险区域的准确地址。最后,法国气象局还将为消防员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准确的“森林火灾天气预报”。
坐落在圣米歇尔山山顶的圣米歇尔山修道院(Abbaye du Mont-Saint-Michel)今年迎来了千年庆。为了这次的千年庆活动,圣米歇尔山计划在6个月的时间里,举办各种现场活动、展览以及研讨会,来纪念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时期。 圣米歇尔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继耶路撒冷、罗马和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int-Jacques-de-Compostelle)之后基督教世界的第四大朝圣地。它同时也是法国最热门的景点之一,去年总共吸引了280万游客,其中130万人都是为了山顶的修道院而来。 圣米歇尔山(摄影:李牧/看中国) 这座俯瞰海湾并拥有城堡要塞风格的雄伟修道院,是在公爵理查德二世(Duc Richard II)和修道院长希尔德伯特(Abbé Hildebert II)的命令下,于1023年开始修建的,距今整整1000周年。一千年间,修道院历经沧桑,无论是火灾还是坍塌但总会被修复,继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为了这次千年庆祝活动,圣米歇尔山国家公共机构主管维尔特(Thomas Velter)在4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千年庆的主要原则是扎根于当地”。据悉,各种纪念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0月。修道院教堂本身将是活动的主要场地,有大约12个活动将在修道院内举行。 在修道院内举办的名为“大天使住所”(La demeure de l'archange)的展览是本次的重要活动之一。该活动将从5月开幕并一直持续到10月。展览首先通过视频和仿真模型,展示中世纪时在海平面上80米的花岗岩上建造罗马式教堂的技术壮举。展览还会展出三十余件与修道院有关的历史遗物,其中一些将首次与公众见面,包括盛放有圣奥贝尔(Saint Aubert)头骨的圣人遗骸盒,修道院的宝藏还有弥撒牌等。 圣米歇尔山的故事始于公元708年,当时基督教正在西方兴起,红衣主教的奥贝尔(Évêque ...
几个月来,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已有所下降,法国食品价格是否也会随之下降呢?面对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老百姓对此翘首期盼。法国中小企业、贸易、手工业和旅游部长代表格雷瓜尔(Olivia Grégoire)近日在媒体上表示,今年9月起,部分商品的物价有望回落。 今年4月,法国通货膨胀指数同比上升已接近15%,并且持续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法媒BFMTV电视台用法国人最常消费的50多种产品组成综合购物篮,借此对法国16个大区的物价进行了比较。购物篮中的商品包括卡芒贝尔奶酪、苏打水、巧克力酱、软心面包、盒装鸡蛋、瓶装葵花籽油、纸尿布、消毒水、卫生纸及猫粮等最为常见的日用品。 (123RF) 经评比,物价最高的大区是位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Provence-Alpes-Côte d'Azur),购物篮价格总计为190.09欧元,最低的大区是奥克西塔尼(Occitanie),购物篮总价为180.97欧元。 对此,格雷瓜尔表示,在BFMTV电视台所列的清单中,一些产品有望从今年9月,甚至从今年夏天起就开始降价。 格雷瓜尔表示,很多因通胀涨价的食品都将开始降价,通胀已开始停止上升,今年4月的涨价幅度已经小于3月。她还表示,超市与农副业生产者之间即将开始新一年的价格谈判,面条和葵花籽油的价格有望下降。 不过,格雷瓜尔在宣布好消息的同时也提出,由于法国在过去三、四十年间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所以在本次通胀危机结束后将会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这将使通胀率居于3%至5%之间。 法国Intermarché超市所属集团法国火枪手集团(Les Mousquetaires)总裁戈迪亚(Thierry Cotillard)对此认为,通胀不会在2024年前结束。但他同意未来物价不会降低到以前的水平,因为工资已经上调,这一点导致生产和分销的成本都随之上升。 戈迪亚表示,物价上涨7-8%是比较中肯的估算。这个上涨幅度不仅可以保证法国畜牧业农民的收入,也可以给消费促销活动留下余地。 据悉,为保护消费者购买力,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将把抗通胀举措延长一个季度,一些超市已同意继续维持某些商品的价格,不予以上调。 高中生开发抗通胀应用程序 对很多法国消费者而言,为了最大程度节省开支,不得不在购物时货比三家。法国尼斯一名18岁的高三学生西梅奥诺夫(Simé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