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anzhongguo.eu
www.regardssurlachine.com
Journal Chinois
  • Home
  • 报纸在线阅读 e-Journal
  • 栏目分类 Rubriques
    • 法国新闻
    • 中国政局
    • 时事新闻
    • 华人社区
    • 欧洲新闻
    • 欧洲生活
    • 社会百态
    • 历史文化
    • 法律咨询
    • 教育园地
  • 报纸广告 Publicités
  • 联系我们 Contact
  • 发布小广告 Déposez vos petites annonces

欧洲风情

  • 参观大仲马和普雷维尔的故居
    参观大仲马和普雷维尔的故居
    参观法国作家故居,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法国,更何况法国作家中不不乏世界知名的文豪呢!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大家可以到坐落在巴黎 近郊玛丽桥基督山城堡,有身穿法国路易国王卫队制服的演员迎接你,陪同你参观曾经属于法国大文豪大仲马(Dumas)的城堡。另外,一直到明年3月底,在 法国诺曼底大区的科唐坦半岛(Cotentin),举办深受法国人爱戴的著名诗人,作词家,戏剧家雅克•普雷维尔(Jacques Prévert)生平展。大仲马的故居——基督山伯爵城堡(维基百科)大仲马因撰写《 三剑客》和1844年出版的《 基督山伯爵》一举成名,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法国作家。大仲马写作的成功也给他带来丰厚的收入,大仲马过起不愁吃穿富裕的生活。生性豪爽的大仲马成名后,不 惜花费巨资二十万法郎,建筑城堡。在1844年大仲马邀请当时最红的建筑师设计建设了他梦想中的城堡,经过3年的施工修建,一种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城堡拔 地而起,大仲马的这座城堡坐落在巴黎近郊的圣日尔曼昂莱森林,一个名叫玛丽桥(Port Marly)的地方。1847年7月25日,大仲马邀请50多位朋友进行城堡竣工庆祝,其中包括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大仲马给竣工从城堡命名为基督山伯爵 城堡,他在城堡里开宴会款待朋友,举行舞会,过着豪华奢侈享乐的生活。不知道满足的大仲马同时还宣布建立另外一个城堡别墅。大仲马在生活上的一掷千金,不知道计算,让他负债累累,为了还债,大仲马快速写作。生活上的挥霍没有节制也造成了大仲马创造灵感枯竭,大仲马走下坡 路,1851年,大仲马破产,他被迫拍卖自己的两座城堡还债,他出走比利时。晚年时候的大仲马贫困潦倒,68岁死在儿子小仲马的家里。2002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让大仲马进入巴黎的圣贤祠。大仲马生前居住过的基督山伯爵城堡几经易手,最后由法国政府收购,修复一新,开始接待游客参观,介绍大仲马的生平。另外,在法国诺曼底大区的科唐举行普莱维尔故居举行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生平展。法国人说起雅克 普雷维尔首先会说,他做的歌词非常美,普雷维尔撰写的歌词简单但是非常有音乐感。在法国人心目中,哪位嘴上总是叼着根香烟的男人就是法国著名诗人,歌词作 家和剧作家普雷维尔。普莱威尔做编剧曾经与导演马塞尔•卡内(Marcel Carne)多次合作,在1936年至1947年之间共同推出了七,八部电影,其中包括《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Paradise)受到好评。普雷维尔同时在诗歌创作和戏剧上都非常有成就,从1930年开始,普雷维尔的诗陆续发表在一些杂志上。1945年,他把这些 诗汇成诗集《话语》出版,获得意外巨大成功。1947年出版普雷维尔《话语集》收入了1930—1944年间的九十五首诗,先后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流传 广泛。普雷维尔著有一本叫《给孩子们的诗》(poems pour les enfants)其中《云》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诗。2000年,普雷维尔被选入法国经典作家的权威丛书《七星文库》,成了文学的不朽者之一。雅克•普雷维尔在科唐坦半岛的故居。(维基百科)普雷维尔法国这位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在70岁时经过朋友介绍,来到法国诺曼底大区的科唐坦,在那里购买了他的最后一个别墅,他在这里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度过了生命中最后7年的时光。参观普雷维尔故居,就如同进入了诗人和作曲家普雷维尔的个人天地。文章来源:法广 / 作者 罗拉
    2014年3月24日By lilili
  • 景点亚维农桥 童谣千古传唱
    景点亚维农桥 童谣千古传唱
    美丽的亚维农桥(维基百科) 【中央社记者蔡筱颖亚维农特稿】自15世纪流传的法国童谣“在亚维农桥上”,1853年由作曲家艾达姆(Adolphe Adam)编入喜歌剧而走红全球,亚维农桥也因此成为知名观光景点。 亚维农桥原名圣贝内泽桥(Saint Benezet),800年前修建,曾是隆河下游唯一桥梁,目前河面残存着被洪水冲垮的遗迹,向河水娓娓述说它的身世。 圣贝内泽桥的传说,几乎法国人都朗朗上口,从南特来的小学教师西尔维(Sylvie),在桥上讲述年轻牧羊人贝内泽的故事。 1177年,贝内泽听到来自天上的声音要他去亚维农的河边建造一座桥。他向当地人宣布神谕,却被认为是个疯子,教会要他举起一块巨石扔进河中证明所言不虚,贝内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巨石投到河里未来桥头的位置,建桥计划得到认可。长900公尺,有22座桥拱的木造桥1184年开始通行,1186年立法对过桥货物收税,这时期,圣贝内泽桥代表着法国国王和日耳曼王统治疆域的边界。 1309年教宗克勉五世(Clement V)将教廷由梵蒂冈(Vatican)迁至亚维农,历经7位法国籍教宗,圣贝内泽桥成为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分界,连接教宗居住的亚维农和法国国王居住的亚维农新城,以致战火连绵兵家必争。 高中教师克里斯汀(Christian)度假来到亚维农,在桥上望隆河水发思古幽情。他说,这座桥曾运输食物和盐,具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曾是国与国之间的分界,具政治与军事的象征意义。 圣贝内泽桥多次因洪水冲垮,多次重修,1668年被洪水冲毁一半,以往不断的补桥工作就此中止。幸存的桥拱也陆续倒塌或被拆除,最初的22个桥拱今天只剩4座保存下来,加上古教堂,矗立在隆河上。 圣贝内泽桥和亚维农城在1995年名列世界遗产。观光客上桥看小教堂,走到断桥尽头环顾隆河两岸,传唱“在亚维农桥上”(sur le pont d'Avignon),一睹古桥遗迹的风采。 
    2014年3月24日By lilili
  • 不到圣山非好汉
    不到圣山非好汉
    有一种说法:来中国北京,一定要游览长城,因为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圣米歇尔山 (摄影: 李牧/看中国) 如果说埃及的标志是金字塔,那么法国的标志就是圣米歇尔山。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但大文豪雨果这样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看了雨果这句话,感觉前面那一句话是他这句话的另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不去圣米歇尔山,就算没到过法国”。这句话不知是不是有点过,但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圣米歇尔山确实是个一定要去的地方。 我有幸于2013年八月和家人去了那里。  圣米歇尔山呈圆锥形,矗立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离海岸2公里。它是由岩石、房舍、围墙、城堡和修道院组成的中世纪建筑群,是人类智慧与毅力和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完美组合。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圣米歇尔山是法国的泰山”。这个法国的泰山很小,周长990米,海拔88米。不要小瞧这座袖珍小山,在这座花岗石的小山顶上,依山势建筑着比山本身高出近两倍的古老的、历史悠久的修道院,这座修道院是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天主教第三大朝拜圣地。称它古老和悠久,是因为它的建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八世纪。公元708年的某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三次梦见大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圣米歇尔教堂浩大工程就从这一年开始。 之后的800年间,无数教士和劳工把一块块沉重和坚硬的花岗石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又由无数建筑家和艺术家修整和雕凿。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教堂群才算真正完工。教堂建筑群基本全用花岗石依山势垒成。 我们下午到达圣米歇尔山附近,孩子们开着车在村庄里绕来绕去,他们想找一处当地农民开的家庭式酒店。以前他们过来玩时有时会住在农民家里,感觉很温馨很舒服,想让我也体会一下这种感受。可是无奈,每家每户都住满客人。我不知道这些农民家离圣米歇尔山有多远,问女儿,她抬手一指,原来,隔着一大片绿草地或者玉米地,圣米歇尔山就立在那里,我已远远地看到它。 没住上农民家庭酒店,我们来到预订的酒店,女儿已经作好两手准备。安顿好后,我们开车到圣米歇尔山下,踏着细腻的沙滩,看着群群海鸥盘旋,欣赏夕阳中透着辉煌的圣米歇尔山。继而走进喧嚣的圣米歇尔山城中,在一个餐馆看海的位子坐下,品尝这里最著名的美食之一——煎鸡蛋。晚上的圣米歇尔山街道上,灯火通明,差不多每个餐馆都坐满密密麻麻的客人,大家或等美食上桌,或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 我想第二天早上拍日出,在前台询问好日出时间(这里的服务细致周到,什么季节什么时候日出,酒店前台都有准确的信息),用手机调好闹铃,清晨6点半,我独自走出酒店(不想影响孩子们休息)。 酒店离圣米歇尔山约二公里路程,笔直一条人工铺成的堤坝通向圣米歇尔山。前面说过圣米歇尔山其实是一座小岛,为了方便上山,1879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开到山脚下。天色蒙蒙,一路寂静,游客还在梦乡。我脖子上挂着相机甩开大步朝山下走去,偶尔超过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跟我一样的摄影爱好者,其中居多是日本游客。女儿曾介绍,日本团到法国一般都会到圣米歇尔山旅游,中国团安排到这里旅游的比较少。八月中旬的圣米歇尔山,清晨里凉意很浓,长袖T恤加一件绒外套还觉得有点冷。东方,有红霞试图穿过云层,无奈云层太厚,此情让我预知今天的日出不会拍到理想的效果,果然等太阳穿过云层最后升起来已经日上三杆。虽然没拍到理想的画面,可在圣米歇尔山拍日出的经历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 早上九点我回到酒店,跟孩子们一起早餐后,一家人又驱车到山脚下,停好车进入城中。这时的城里已经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这在法国是很少看到的景象。 圣米歇尔山上的修道院 (摄影: 李牧/看中国) 我们顺着古老的台阶,一边摩挲沧桑的花岗石墙,一边移步登高。眼前所见满是平凡和朴实,每个建筑和每件物品里都浸透着朴素和浑厚的心灵,没有奢华,不见夸张。在这些古老、古朴却不失智慧和艺术、让人惊叹的历史痕迹面前,我对人类文明的积淀和厚重满怀感动和崇敬,也被这里保家卫国的精神和意志力所倾倒和折服。 圣米歇尔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有350万游客来此观光。“巴黎假日旅行社”观光旅游8月份、 9月份周末推出圣米歇尔山-象鼻山-圣马洛-迪南二日暑期特价游,价格98欧元/位。希望参与的朋友欢迎致电假日旅行社。 巴黎假日旅行社电话:+33 (0) 1 45 89 94 54          +33 (0) ...
    2014年3月24日By lilili
  • Le Parc des Tuileries à Paris en hiver
    Le Parc des Tuileries à Paris en hiver
    【记者李牧摄影报导】杜伊勒里花园(法语:Jardin des Tuileries)是法国巴黎一座对外开放的庭园,位于罗浮宫与协和广场之间。从19世纪开始,杜伊勒里花园成为巴黎人休闲、散步及放松心情的场所。      
    2014年10月6日By lilili
  • 走进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
    走进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
    【记者程茗芝采访报导】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le Carrousel du Louvre)位于巴黎的中心地带,与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卢浮宫博物馆紧密相连。走到卢浮宫,必定会看到由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正是这个金字塔将带领您进入卡鲁塞勒精品商廊正中心。为了更好的了解这间精品商廊,本报记者采访了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的经理罗日洛先生(Vincent Logerot)。 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一角 (图片来源:www.carrouseldulouvre.com) 精品商廊云集各大品牌最美的橱窗罗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内设有几十家名牌专卖店,而且都拥有各品牌最为骄傲的橱窗,也就是说各大品牌均把最引以为豪的店面安置在卡鲁塞勒精品廊内。商廊经理罗日洛先生说:“比如这里的欧舒丹(l'Occitane)就拥有该品牌认为最美的橱窗。同时我们希望商廊能包含多个品牌,就像‘自然与发现’(Nature et Découverte)或‘花宫娜香水’(Fragonard),这些店面都展现了这些品牌最漂亮的橱窗设计理念。” 独特的地点 如此与众不同从玻璃金字塔入口进入,便直通卡鲁塞勒精品商廊的正中心,这里与卢浮宫博物馆的各个入口相连。商廊与卢浮宫博物馆的紧密结合,使整个商廊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也为卡鲁塞勒精品商廊增添了最为“独特”的魅力。罗日洛先生表示既然卢浮宫的设计在国际建筑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所选择的品牌也应体现出这种高雅独特的风格。罗日洛先生说:“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这里有很多艺术品牌的产品拥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可谓是精品礼物的象征,这些都让我们的客人怦然心动。” 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经理罗日洛先生(摄影:林莲怡/看中国) 春天百货进驻卡鲁塞勒精品商廊春天百货(Printemps)于今年一月中已正式进驻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罗日洛先生表示卢浮宫春天百货(Printemps du Louvre)精心挑选了国际上最精美奢华的箱包、钟表和珠宝品牌,以及包括香奈儿,迪奥等国际高级化妆产品。特别是这里的箱包,集合了很多意大利知名品牌,几乎可以说是巴黎周日唯一可以购买到顶级奢侈香包的场所。 商廊内部服务这里有世界美食餐厅(Restaurant du Monde)、咖啡店和快餐,停车场、电话、货币兑换,还有几乎在每间专卖店中都有为外国游客提供免税服务。自春天百货入驻以来,这里的顾客接待处的服务更加全面,可以提供叫出租车,预定酒店等服务。卢浮宫卡鲁塞勒精品商廊占地11000平米,汇集国际各大奢侈经典品牌。每日从10点至20点(周二为19点)营业,七天无休!还犹豫什么,快来享受艺术殿堂中独一无二的购物乐趣吧! 
  • Image  Mont saint michel (part I)
    Image Mont saint michel (part I)
    (image / Kan Zhong Guo)           
    2013年3月14日By lilili
  • Photos Mont saint michel (part I)
    Photos Mont saint michel (part I)
    (photo / Kan Zhong Guo)           
    2013年3月14日By lilili
  • Photos Mont saint michel (part II)
    Photos Mont saint michel (part II)
    (photo / Kan Zhong Guo)             
    2013年3月14日By lilili
  • 法国圣米歇尔山风情(图组2)
    法国圣米歇尔山风情(图组2)
    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位于法国诺曼底附近,是距海岸约1公里的岩石小岛,为法国旅游胜地,也是教徒的朝圣地,山顶建有著名的圣米歇尔修道院。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  公元708年的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连续3天梦见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正是这场梦人们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无数的教士和劳工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冈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造就了这个奇迹。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圣米歇尔山。 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摄影:李牧/看中国)                  
    2013年3月14日By lilili
  • 法国圣米歇尔山风情(图组1)
    法国圣米歇尔山风情(图组1)
    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位于法国诺曼底附近,是距海岸约1公里的岩石小岛,为法国旅游胜地,也是教徒的朝圣地,山顶建有著名的圣米歇尔修道院。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     公元708年的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连续3天梦见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正是这场梦人们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无数的教士和劳工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冈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造就了这个奇迹。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圣米歇尔山。   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摄影:李牧/看中国)                     ...
    2013年3月14日By lilili
  • 身着17世纪的服饰,法国凡尔赛市一个酒店的舞会
    身着17世纪的服饰,法国凡尔赛市一个酒店的舞会
    11月23日,人们身着17世纪的服饰,参加法国凡尔赛市一个酒店的舞会。(AFP/Getty Images)
    2013年12月26日By lilili
  • 法国马展参展者驾着马车在卢浮宫前经过
    法国马展参展者驾着马车在卢浮宫前经过
    11月24日,离法国马展开幕还有一周的时间,参展者驾着马车在卢浮宫前经过。(AFP/Getty Images)
    2013年12月26日By lilili
  • 滑雪爱好者们已经来到法国阿尔卑斯山脉滑雪
    滑雪爱好者们已经来到法国阿尔卑斯山脉滑雪
    11月16日,离滑雪季节正式开放还有3周的时间,然而滑雪爱好者们已经来到法国阿尔卑斯山脉滑雪。(AFP/Getty Images)
    2013年11月17日By lilili
  • Feux d’artifice du 14 juillet sur la Seine
    Feux d’artifice du 14 juillet sur la Seine
     【看中国摄影记者晨光、李牧巴黎摄影报导】7月14日是法国国庆,2010年的庆祝活动主要包括阅兵式、音乐会、舞会和焰火表演。这次阅兵的特邀嘉宾是非洲13个原法国殖民地国家,以庆祝这些国家获得独立50周年。 2010年的焰火和往年一样在埃菲尔铁塔旁燃放,根据巴黎警察局统计,有30万民众前来观看。焰火表演持续了30分钟左右,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焰火在巴黎的夜空中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2013年1月16日By lilili
  • Suivre les pas du grand écrivain français Victor Hugo
    Suivre les pas du grand écrivain français Victor Hugo
    法国贝桑松9月11日首次开放维克多•雨果诞生地故居博物馆,也成为大家跟随雨果变迁的起点,雨果在贝桑松出生,在巴黎雨果成为著名作家,在圣皮特港雨果流亡写作。跟随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足迹,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他的创作和生活。维克多•雨果画像(维基百科)出生地贝桑松(Besançon)贝桑松是法国东部弗朗什—孔泰大区的首府,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这里的一幢三层小楼里,身为拿破仑手下军官的父亲,当时在此地驻守,小雨果出生6个多星期后,他的父亲奉命前往马赛,襁褓中的雨果随父母和两个哥哥离开了这座城市。雨果活到83岁,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回到过出生地。但是,雨果在他的诗集、小说、剧本中,不止一次提到这里。9月11日贝桑松市政府首次对公众开放,翻修一新的雨果诞生地故居,进入一层的一小间房子,沿着楼梯走上二楼的墙上,布满了雨果幼年的照片,越向上走,看见的是雨果逐渐变老的照片。进入二楼,从前的客厅修建成展览厅,展示雨果的生平和写作,这里还不定期召开与雨果有关的研讨会,讨论的主题有孩子的权力,媒体的自由等。巴黎的快乐日子雨果博物馆坐落于巴黎中心6区的孚日广场六号,改建成博物馆雨果的公寓,1903年6月向公众开放。雨果曾经在这里度过了17年之久,1835年,维克多 雨果和他的妻子带着他们的四个孩居住在这里,4年前雨果出版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获得巨大的成功,也为雨果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家具和装饰不是雨果当时的原物,因为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表示强烈反对,在1852年雨果被迫流亡,雨果的家具被法国第二帝国没收,随后拍卖。现在看到的家具和装饰部分从来自当时购买雨果家具的朋友,另外来自雨果情人,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她与雨果流亡时候使用过的家具。法国人津津乐道雨果与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相爱的故事:雨果在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二人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朱丽叶•德鲁埃几乎每天都要给雨果写一封情书,直到朱丽叶•德鲁埃75岁去世,在将近50年找中,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现在看到的巴黎雨果故居装饰红色墙布,红色窗帘,还有雨果设计的家具,这些家具线条粗旷的厚重。故居进门的大厅中悬挂在雨果的肖像,穿过中国风格装饰的客厅和餐厅后,最后来的一个小屋子,这里摆放着一个非常简单的桌子,雨果每天站着写作,在如此简单的桌子上,雨果写出了如此多的不朽的著作,这的确让人感动。圣皮特港的流放(Saint Peter Port)由于雨果公开反对拿破仑三世复辟,导致雨果首先流亡布鲁塞尔,随后被迫离开,雨果带领家人和情人,1852年来到英属小岛根西岛(Guernesey)的首府圣皮特港,雨果居住的房子被成称为“高居仙境”(Hauteville Fairy)。雨果在根西岛出版了政治讽刺诗《惩罚集》,号召人民进行起义。雨果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70年才回法国。参观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根西岛上的书房,也是该岛最高点,被成为“水晶宫”,这间屋顶上的书房,天花板和墙壁都是用玻璃镶而成。雨果在这间书房中写作,既能俯瞰大海,又能仰望蓝天。在整个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52年,他出版了对拿破仑三世进行辛辣嘲骂的政治小册子《小拿破仑》。同年春,他又写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对篡权进行抨击。文章来源:法广 / 作者 罗拉
    2013年12月9日By lilili
  • Visiter l’ancienne résidence de Dumas et Prévert
    Visiter l’ancienne résidence de Dumas et Prévert
    参观法国作家故居,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法国,更何况法国作家中不不乏世界知名的文豪呢!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大家可以到坐落在巴黎 近郊玛丽桥基督山城堡,有身穿法国路易国王卫队制服的演员迎接你,陪同你参观曾经属于法国大文豪大仲马(Dumas)的城堡。另外,一直到明年3月底,在 法国诺曼底大区的科唐坦半岛(Cotentin),举办深受法国人爱戴的著名诗人,作词家,戏剧家雅克•普雷维尔(Jacques Prévert)生平展。大仲马的故居——基督山伯爵城堡(维基百科)大仲马因撰写《 三剑客》和1844年出版的《 基督山伯爵》一举成名,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法国作家。大仲马写作的成功也给他带来丰厚的收入,大仲马过起不愁吃穿富裕的生活。生性豪爽的大仲马成名后,不 惜花费巨资二十万法郎,建筑城堡。在1844年大仲马邀请当时最红的建筑师设计建设了他梦想中的城堡,经过3年的施工修建,一种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城堡拔 地而起,大仲马的这座城堡坐落在巴黎近郊的圣日尔曼昂莱森林,一个名叫玛丽桥(Port Marly)的地方。1847年7月25日,大仲马邀请50多位朋友进行城堡竣工庆祝,其中包括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大仲马给竣工从城堡命名为基督山伯爵 城堡,他在城堡里开宴会款待朋友,举行舞会,过着豪华奢侈享乐的生活。不知道满足的大仲马同时还宣布建立另外一个城堡别墅。大仲马在生活上的一掷千金,不知道计算,让他负债累累,为了还债,大仲马快速写作。生活上的挥霍没有节制也造成了大仲马创造灵感枯竭,大仲马走下坡 路,1851年,大仲马破产,他被迫拍卖自己的两座城堡还债,他出走比利时。晚年时候的大仲马贫困潦倒,68岁死在儿子小仲马的家里。2002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让大仲马进入巴黎的圣贤祠。大仲马生前居住过的基督山伯爵城堡几经易手,最后由法国政府收购,修复一新,开始接待游客参观,介绍大仲马的生平。另外,在法国诺曼底大区的科唐举行普莱维尔故居举行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生平展。法国人说起雅克 普雷维尔首先会说,他做的歌词非常美,普雷维尔撰写的歌词简单但是非常有音乐感。在法国人心目中,哪位嘴上总是叼着根香烟的男人就是法国著名诗人,歌词作 家和剧作家普雷维尔。普莱威尔做编剧曾经与导演马塞尔•卡内(Marcel Carne)多次合作,在1936年至1947年之间共同推出了七,八部电影,其中包括《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Paradise)受到好评。普雷维尔同时在诗歌创作和戏剧上都非常有成就,从1930年开始,普雷维尔的诗陆续发表在一些杂志上。1945年,他把这些 诗汇成诗集《话语》出版,获得意外巨大成功。1947年出版普雷维尔《话语集》收入了1930—1944年间的九十五首诗,先后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流传 广泛。普雷维尔著有一本叫《给孩子们的诗》(poems ...
    2013年12月9日By lilili
  • 巴黎蒙玛特高地第80届葡萄丰收节
    巴黎蒙玛特高地第80届葡萄丰收节
    2013年10月12日,巴黎蒙玛特高地第80届葡萄丰收节上的传统服饰游行队伍。(AFP/Getty Images)
  • 2013年巴黎不眠夜活动
    2013年巴黎不眠夜活动
    2013年10月5日晚上,巴黎不眠夜活动中日本艺术家Fujiko Nakaya将巴黎共和广场投入了一片雾海之中。(AFP/Getty Images)
  • Le pont d’Avignon
    Le pont d’Avignon
    美丽的亚维农桥(维基百科) 【中央社记者蔡筱颖亚维农特稿】自15世纪流传的法国童谣“在亚维农桥上”,1853年由作曲家艾达姆(Adolphe Adam)编入喜歌剧而走红全球,亚维农桥也因此成为知名观光景点。 亚维农桥原名圣贝内泽桥(Saint Benezet),800年前修建,曾是隆河下游唯一桥梁,目前河面残存着被洪水冲垮的遗迹,向河水娓娓述说它的身世。 圣贝内泽桥的传说,几乎法国人都朗朗上口,从南特来的小学教师西尔维(Sylvie),在桥上讲述年轻牧羊人贝内泽的故事。 1177年,贝内泽听到来自天上的声音要他去亚维农的河边建造一座桥。他向当地人宣布神谕,却被认为是个疯子,教会要他举起一块巨石扔进河中证明所言不虚,贝内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巨石投到河里未来桥头的位置,建桥计划得到认可。长900公尺,有22座桥拱的木造桥1184年开始通行,1186年立法对过桥货物收税,这时期,圣贝内泽桥代表着法国国王和日耳曼王统治疆域的边界。 1309年教宗克勉五世(Clement V)将教廷由梵蒂冈(Vatican)迁至亚维农,历经7位法国籍教宗,圣贝内泽桥成为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分界,连接教宗居住的亚维农和法国国王居住的亚维农新城,以致战火连绵兵家必争。 高中教师克里斯汀(Christian)度假来到亚维农,在桥上望隆河水发思古幽情。他说,这座桥曾运输食物和盐,具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曾是国与国之间的分界,具政治与军事的象征意义。 圣贝内泽桥多次因洪水冲垮,多次重修,1668年被洪水冲毁一半,以往不断的补桥工作就此中止。幸存的桥拱也陆续倒塌或被拆除,最初的22个桥拱今天只剩4座保存下来,加上古教堂,矗立在隆河上。 圣贝内泽桥和亚维农城在1995年名列世界遗产。观光客上桥看小教堂,走到断桥尽头环顾隆河两岸,传唱“在亚维农桥上”(sur le pont d'Avignon),一睹古桥遗迹的风采。 
  • Le Mont-Saint-Michel
    Le Mont-Saint-Michel
    有一种说法:来中国北京,一定要游览长城,因为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圣米歇尔山 (摄影: 李牧/看中国) 如果说埃及的标志是金字塔,那么法国的标志就是圣米歇尔山。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但大文豪雨果这样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看了雨果这句话,感觉前面那一句话是他这句话的另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不去圣米歇尔山,就算没到过法国”。这句话不知是不是有点过,但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圣米歇尔山确实是个一定要去的地方。 我有幸于2013年八月和家人去了那里。  圣米歇尔山呈圆锥形,矗立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离海岸2公里。它是由岩石、房舍、围墙、城堡和修道院组成的中世纪建筑群,是人类智慧与毅力和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完美组合。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圣米歇尔山是法国的泰山”。这个法国的泰山很小,周长990米,海拔88米。不要小瞧这座袖珍小山,在这座花岗石的小山顶上,依山势建筑着比山本身高出近两倍的古老的、历史悠久的修道院,这座修道院是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天主教第三大朝拜圣地。称它古老和悠久,是因为它的建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八世纪。公元708年的某一夜,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三次梦见大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圣米歇尔教堂浩大工程就从这一年开始。 之后的800年间,无数教士和劳工把一块块沉重和坚硬的花岗石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又由无数建筑家和艺术家修整和雕凿。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教堂群才算真正完工。教堂建筑群基本全用花岗石依山势垒成。 我们下午到达圣米歇尔山附近,孩子们开着车在村庄里绕来绕去,他们想找一处当地农民开的家庭式酒店。以前他们过来玩时有时会住在农民家里,感觉很温馨很舒服,想让我也体会一下这种感受。可是无奈,每家每户都住满客人。我不知道这些农民家离圣米歇尔山有多远,问女儿,她抬手一指,原来,隔着一大片绿草地或者玉米地,圣米歇尔山就立在那里,我已远远地看到它。 没住上农民家庭酒店,我们来到预订的酒店,女儿已经作好两手准备。安顿好后,我们开车到圣米歇尔山下,踏着细腻的沙滩,看着群群海鸥盘旋,欣赏夕阳中透着辉煌的圣米歇尔山。继而走进喧嚣的圣米歇尔山城中,在一个餐馆看海的位子坐下,品尝这里最著名的美食之一——煎鸡蛋。晚上的圣米歇尔山街道上,灯火通明,差不多每个餐馆都坐满密密麻麻的客人,大家或等美食上桌,或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 我想第二天早上拍日出,在前台询问好日出时间(这里的服务细致周到,什么季节什么时候日出,酒店前台都有准确的信息),用手机调好闹铃,清晨6点半,我独自走出酒店(不想影响孩子们休息)。 酒店离圣米歇尔山约二公里路程,笔直一条人工铺成的堤坝通向圣米歇尔山。前面说过圣米歇尔山其实是一座小岛,为了方便上山,1879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开到山脚下。天色蒙蒙,一路寂静,游客还在梦乡。我脖子上挂着相机甩开大步朝山下走去,偶尔超过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跟我一样的摄影爱好者,其中居多是日本游客。女儿曾介绍,日本团到法国一般都会到圣米歇尔山旅游,中国团安排到这里旅游的比较少。八月中旬的圣米歇尔山,清晨里凉意很浓,长袖T恤加一件绒外套还觉得有点冷。东方,有红霞试图穿过云层,无奈云层太厚,此情让我预知今天的日出不会拍到理想的效果,果然等太阳穿过云层最后升起来已经日上三杆。虽然没拍到理想的画面,可在圣米歇尔山拍日出的经历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 早上九点我回到酒店,跟孩子们一起早餐后,一家人又驱车到山脚下,停好车进入城中。这时的城里已经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这在法国是很少看到的景象。 圣米歇尔山上的修道院 (摄影: 李牧/看中国) 我们顺着古老的台阶,一边摩挲沧桑的花岗石墙,一边移步登高。眼前所见满是平凡和朴实,每个建筑和每件物品里都浸透着朴素和浑厚的心灵,没有奢华,不见夸张。在这些古老、古朴却不失智慧和艺术、让人惊叹的历史痕迹面前,我对人类文明的积淀和厚重满怀感动和崇敬,也被这里保家卫国的精神和意志力所倾倒和折服。 圣米歇尔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有350万游客来此观光。“巴黎假日旅行社”观光旅游8月份、 9月份周末推出圣米歇尔山-象鼻山-圣马洛-迪南二日暑期特价游,价格98欧元/位。希望参与的朋友欢迎致电假日旅行社。 巴黎假日旅行社电话:+33 (0) 1 45 89 94 54          +33 (0) ...
« 1 … 14 15 16 17 »

最新文章

  • 习栽培的接班人出事 反习派发力瓦解习权力结构
  • 军队四十年刮骨难疗的重症(1)
  • 法国政坛各党派有何变化 / 立法选举一年之后
  • 法国将在明年初正式实施摩托车年检规定
  • 巴黎公布街道交通规范 / 缓和交通紧张关系
  • 马克龙宣布多项学校改革承诺 / 希望调整学生假期安排
  • 希腊新民主党赢得第二轮国会大选
  • 军中生变 俄国正副指挥官下落不明
  • 王毅搞分化自曝其短 用心浅薄有失国格 (图)
  • 传习近平到苏州 市民不得开火做饭 装甲车上阵 (组图)
  •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没钱退休养老 调查报导遭封杀 (图)
  • 不能假装看不到 (图)
  • 上海一小区居民与警冲突致多人受伤或被捕 (组图/视频)
  • “去风险”成共识 欧盟峰会确立对华政策
  • 出土时仍闪闪发光 德国发现3千年前青铜剑
  • 租太阳能发电系统 在德国渐受欢迎
  • 西班牙重新成为美国最大橄榄油供应国
  • 德国通过移民改革法案 技术移民更容易
  • 首相桑切斯访基辅 西班牙接任轮值主席国
  • 四川乐山大佛被卖17亿元
global news network
全球新闻网
rfi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Vos publicités sur le journal

  • Journal chinois en france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纸 Abonnement

  • Privacy Policy

Kan Zhong Guo (Regards sur la Chine)    19 Avenue d'Italie 75013 Paris, France   Tel.: 01 45 86 01 35  Fax: 01 45 86 06 34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2-2025 kanzhongguo.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