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anzhongguo.eu
www.regardssurlachine.com
Journal Chinois
  • Home
  • 报纸在线阅读 e-Journal
  • 栏目分类 Rubriques
    • 法国新闻
    • 中国政局
    • 时事新闻
    • 华人社区
    • 欧洲新闻
    • 欧洲生活
    • 社会百态
    • 历史文化
    • 法律咨询
    • 教育园地
  • 报纸广告 Publicités
  • 联系我们 Contact
  • 发布小广告 Déposez vos petites annonces

教育园地

  • 睡前讲故事还是聊聊天?
    睡前讲故事还是聊聊天?
    孩子睡前的几分钟,是一天中很宝贵的时间。因为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快乐是他小脑袋里有多少积极的东西。 对孩子来说,与亲近的人分享喜怒哀乐,是件特别开心的事。美国加州大学曾发表一项研究:如果在睡觉前20分钟和孩子聊天,孩子的语言能力将大为提高。 因此,专家建议,如果希望孩子未来能够出类拔萃,睡觉前就别再读童话故事了,最好跟他们聊天。研究人员的调查对象是275个家庭的孩子,调查时间是从出生后一直到4岁。通过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聊天的孩子,语言能力胜过被动听家长讲故事的孩子很多。 (123RF) 睡前应该聊些什么 1、你今天过得开心吗? 孩子的每一天肯定会有许多事情发生,并很渴望和别人倾诉的。 家长通过主动询问可把话题引向积极的一面,让孩子把精力集中在美好的事情上。 2、今天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这个问题能够让孩子知道,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爸爸妈妈帮助,使彼此建立一种信任感,也可以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 3、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每个孩子学到了新东西都想着表现给爸爸妈妈看,并希望得到表扬。家长可以适当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慢慢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睡前聊天的好处 1、提升孩子语言能力。 聊天不在于聊的主题,也不在于有多少知识点,关键在于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自省力,让他们学会思考的快乐,能够养成对事件的判断力。 2、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困难 夜晚来临,温暖的家中,床上,孩子容易身心放松,也更容易向人倾诉心声。家长听到、知道了才能及时帮助孩子疏导,防患于未然。 3、培养孩子阳光乐观的性格 睡前聊天让孩子把开心的事、有趣的人讲出来,可以让他们再回味一次经历美好事情的快乐,懂得感恩,从而性格也变得阳光而乐观。
    2019年1月14日By Nancy
  • 不想女儿被渣男骗 爸爸要做三件事
    不想女儿被渣男骗 爸爸要做三件事
    在我们认识的女性中,总不乏有人在择偶上吃亏。平时表现都很正常,但只要一谈恋爱,就总看走眼。 有这么一名女子,在旁人看来温柔贤淑、通情达理,许多年龄相近的好男孩对她穷追不舍,她就是不动心。 令人惊讶的是,她居然在实习期迷上一个大她二十岁的已婚业务客户,而且这男人完全颠覆大家想像:肥胖、秃顶、说话吐唾沫渣子,还好烟嗜酒。 (123RF) 其中一个知情的闺蜜告诉其他人,因为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和母亲,因此从青春期到现在,她常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年纪比她大很多岁的男人。 对大多数女孩来说,每个进入她们生命中的男人,都会在心中与父亲作比较。所以父亲能确保自己女儿拥有健康正确的两性观念,并引导女儿在关键的问题上作出明智选择。 并且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父亲也能最早让她懂得什么是爱,这种深层的心理影响,无人能够替代。 往往渴望父爱的女孩,总会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不顾一切地去寻找与父亲相似的身影。 那么身为父亲,在女孩儿成长过程中,该如何教育女儿小心保护自己,避免日后遇到渣男,就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各位爸爸们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遭这种罪,那么就要在她的童年早期尽可能做到以下3点。 1、多用心陪女儿 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发现,2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在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了。父亲通常是女儿接触的第一个男性,影响自然不容小觑。 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初学走路的小女孩,若与父亲互动密切的话,会更擅长解决问题、同时也更自信,在陌生人面前不易感到焦虑不安。而从小缺乏父爱的女孩,长大后容易早恋,甚至过早发生性行为,且她们在找对象的时候更容易看走眼,遇到渣男的机率自然更高。 2、对她的肯定不要吝啬 很多女孩,结婚后才发现先生并不像恋爱时那样疼自己,于是就会感叹:“男人在婚前婚后的表现不一样。找老公可得擦亮眼,别被一时的浪漫蒙蔽了。” 为什么女孩们会被蒙蔽?很关键的地方在于,她们从未被异性这样“对待”过。对于这类女孩,只要别人稍微说些甜言蜜语,就以为这是永恒的爱情。 而那些从小就被父亲宠爱的女孩,早就拥有父亲满满的爱、肯定和认可,所以也不会急着想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什么。并且父亲的爱,早已让她明白真正爱她的男人该是怎样的。 3、尊重并疼爱你的妻子 ...
    2019年1月14日By Nancy
  •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7)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7)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承载/传递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人伦、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有趣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原文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字词义解释 (1)连山:书名。相传是伏羲氏所作,一说是夏代的筮书。此书以艮卦为首,艮象征山,所以名为《连山》。已失传。 (2)归藏:书名。相传是黄帝所作,一说是商代的筮书。此书以坤卦为首,坤象征地,地是万物归藏的所在,所以称为《归藏》。已失传。 (3)周易:书名。“易”是变化的意思。《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也就是说周文王推演伏羲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即现在所称的《周易》。可用来占筮。 (4)三易:指的是《连山》、《归藏》及《周易》这三本书。 (5)详:详细完备。 (6)典谟:《尚书》的篇章模式。“典”是记载帝王事迹的文献,如《尧典》;“谟”是记述君臣商议的言辞,如《皋陶谟》。 (7)训诰:《尚书》的篇章模式。“训”是指教诲的言辞,如《伊训》;“诰”是指告诫或慰勉的文书,如《康诰》。 (8)誓命:《尚书》的篇章模式。“誓”是指宣誓的言辞,如《甘誓》;“命”是指君王的诏令,如《顾命》。 (9)书:指的是《尚书》。 (10)奥:奥妙精深。 译文参考 《连山》、《归藏》及《周易》,这三本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详细说明宇宙万事万物变化的道理,与人如何安身立命的书籍。 有典、谟,训、诰,誓、命,这六种尚书的篇章模式,就是《尚书》最精华奥妙的道理所在。 ...
    2019年12月14日By Nancy
  • 利用挫折锻炼孩子心态
    利用挫折锻炼孩子心态
    有个小孩被父母送到洛杉矶来上高中,寄宿于一个美国家庭。按理在美国高中生一般都已经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自己坐车上下学,自己做饭照顾自己独立生活,利用假期打工为自己赚伙食费。  而这对父母却每天都在抱怨寄宿家庭不好好照顾小孩,害得小孩每天只能吃汉堡,因此他们只能一直为孩子换寄宿家庭,并为了儿子的吃喝拉撒问题,频繁地从中国飞到洛杉矶,心力交瘁。  (123RF) 还有一对父母的小孩也是在洛杉矶上高中,因为父母对小孩报考常春藤名校寄予了太多希望,但他最后却没有收到任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结果精神立马崩溃,得了精神分裂症,父母只好接他回中国治疗。  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有32.5%的孩子害怕困难,34.2%的孩子胆小屈从,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认为自己禁不起挫折。而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允许他们失败的父母。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没有抗压力,而是这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父母越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就越是害怕失败。而越害怕失败,心理承受力自然就越差,自然容易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这些父母总是随时传递给小孩各种讯息,“失败很可耻”,“要成功,不要失败。”久了,孩子就会变成完美主义者,长期对自己施加各种压力,充满焦虑,然后有一天就像颗不断充气的气球一样炸开来。  忧郁症还能治疗,但生命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若从小就被要求不能失败,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之前曾发布一份《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里面的调查数据让人感到心寒—每5个中学生里,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敞开胸怀,接受人生的一切,承认自己的平凡,诚实面对挫折和痛苦或许艰难,但若害怕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因此让自己裹足不前,这样的人生也难以获得成功。 父母若对孩子的控制欲和保护欲太强,会导致孩子没有一点经历挫折的能力,虽然“温室里的花朵”看起来很美好,但将来无论孩子身处哪个位置,都迟早会遇到各种不如意。与失败相遇只是时间问题。 唯有自己亲自体会到失败的深刻烙印,我们才不会随意嘲弄失败者,在别人幸灾乐祸时,自己也才能释怀不放在心上,同时更会进一步学会倾听,能对别人抱持同理心。
    2019年1月7日By Nancy
  • 日本令人惊讶的幼儿教育(下)
    日本令人惊讶的幼儿教育(下)
    (接上文) 7、重视“食育”  日本提倡吃饭要细嚼慢咽。“丰富的心灵”是重要的一环,包括“快乐的进食过程”、“感谢的心”跟“参与意识”。不仅教孩子正确地吃,还要从中体会出感恩、环保和节俭的内涵来。  吃饭前日本人都会说一句“我开动了”,吃完饭后会说“谢谢款待”。这样的习惯,有助于养成孩子感恩的心态。  8、礼仪教育  孩子在幼儿园毕业时也会经历一次如大学毕业一样庄重的仪式,从园长、老师、家长到孩子们都会穿戴正式且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仪式。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礼仪熏陶,非常有助于对孩子修养的打造。 (123RF) 9、遵守规则 讲究秩序  日本小孩从小就接受守规矩理念的教育和实践。日本学生放学时,并无老师带队,都自行列队有秩序地走在人行道上,一路上红灯停、绿灯行,走到自家附近或者汽车站时自动离队。所以大家会发现真的很少能看到日本人闯红灯的现象,且当行人过马路时,车辆也会自觉停住,严格遵守规则和秩序。  10、教孩子“笑”和“感谢”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仅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看不到数学、语文、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提英语、奥数了。学习的重点居然是:教孩子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但是孩子通过综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美术、音乐、阅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11、数不清的活动  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山、看多少湖、观察多少动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捡橡子、打年糕、开运动会、为社区演出、过园节、开发表会、拜寺庙、作品展……反正是名堂多多。总之,日本的幼儿园体现生命在于活动。  12、节日特别多  日本幼儿园会庆祝一切传统节日,如女孩节、男孩节、纳凉节等都认真地过上一遍,并且要制作手工艺品,让孩子牢记民族传统文化,培养自豪感。  13、完全混龄教育  早上9:30之前,下午3:30以后,幼儿园的孩子全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抱小孩,小孩追大孩,玩得很疯狂。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拥有兄弟姐妹的感觉,成长感特别明显。  ...
    2019年1月7日By Nancy
  •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6)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6)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承载/传递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人伦、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有趣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原文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字词义解释 (1)孝经:书名。记载孔子和曾子有关孝道的书,并说明圣王以孝道治天下的道理。 (2)通:通晓明白。 (3)熟:熟悉。 (4)如:像。 (5)六经:六本经书,此处是指《诗》、《书》、《易》、《周礼》、《礼记》、《春秋》这六本经书。 (6)始:才。 (7)诗书易:分别指《诗经》、《尚书》、《易经》三本书。 (8)礼春秋:分别指《礼记》、《春秋》。 (9)号:号称。 (10)讲求:讲究探求。 译文参考 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也彻底读明白了,才可以开始阅读《诗》、《书》、《易》、《礼记》、《春秋》、《乐》这六本经书。 《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再加上《乐》,被统称为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该好好的研究、以探求其中文字背后的深刻道理。 ...
    2019年11月7日By Nancy
  • 如何做到既爱孩子 又不娇惯
    如何做到既爱孩子 又不娇惯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许多家长把握不好度,把爱变成了娇惯。如何能做到爱孩子,但不娇惯呢?家长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入手。 (123RF) 1. 立好规矩并严格执行 家长要立规矩并坚持原则,教会孩子面对挫折。长期坚持,孩子也可从明确的界限中获得安全感。 2. 控制保护欲 家长要控制自己的保护欲望,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比如孩子摔倒时,父母不妨“冷眼旁观”,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若孩子哭闹着不肯起身,不妨拉他起来,但“晾”一会,然后告诉孩子凡事要靠自己。 3. 别帮孩子逃脱责任 责任感的养成要从小开始。比如孩子上学忘记带作业,被老师批评。家长要告诉孩子,没带作业是你的错,被老师惩罚也是应该的。 4. 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发展心理学试验:他找来数十名儿童,给他们一些糖果,并告诉孩子可以马上吃掉糖果,但如果等到15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多得到一颗糖果作为奖励。 最终,有1/3的孩子成功克制了欲望,等到了奖励。 几十年后,米歇尔又跟踪调查了这些孩子的现状,结果发现,能克制欲望的那些孩子更健康,也更成功。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要马上满足。家长可以按照需求对孩子的要求进行等级划分。像买玩具、吃炸鸡之类的要求,不要马上满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5. ...
    2019年8月22日By Nancy
  • 日本令人惊讶的幼儿教育(上)
    日本令人惊讶的幼儿教育(上)
    一个国家的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尤其是幼儿教育。但不同的关注点也导致在理念和效果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有人说“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二战后的日本。那么日本幼儿教育牛在哪里?咱们一起来看看某中文媒体的报导吧。 (123RF) 1. 简朴的环境 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幼儿园,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除了有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手提式收录机,其它硬件均比起中国要求的“五机一幕”相差较远。 至于幼儿玩具则是一些硬纸皮、不同大小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木或竹制筷子等,任由孩子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只见到幼儿乐在其中。 殊不知,这正是日本教育家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点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并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创新的精神。 2. 自己整理所有包 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要求妈妈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如书包、装毛毯的包、餐具盒、装餐具的包、装衣服的包、装备用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等。而且对于包的大小也有规定。 接下来孩子们要把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且放在统一的地方,常此以往从小开始锻炼做事情的条理性。日本人对垃圾分类极为严苛,精细地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也跟从小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3. 小孩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家长去接孩子下幼儿园的时候,手里一律空着,包都是由小孩子拿着。日本家长认为要从一点一滴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连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儿园也让孩子自己拿包包。 4. 脱穿衣服 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全年登园时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穿短裤,戴蓓蕾帽(在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儿园,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脱下鞋子,换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的时候,再换自己的鞋子。 每天早上,都要重复这一套换衣程序。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旁边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就是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
    2019年8月22日By Nancy
  •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5)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5)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承载/传递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人伦、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有趣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原文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字词义解释 (1)作:写作。 (2)中庸:《礼记》篇名,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所作。 (3)子思: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名伋,子思是他的字。受业于曾子门下。后世尊为述圣。 (4)笔:执笔所写。用作动词。 (5)偏:不正。不偏:不偏离正中,要居中,走正道。 (6)庸:是不改变的意思,所以易是变化,更改之意。不易就是不变。 (7)大学:《礼记》中的篇名,相传是孔子学生曾参所作。 (8)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46岁,事亲至孝,传孔子之学,后世尊为宗圣。 (9)自:从。 (10)修齐:修身、齐家的简称。 (11)平治:治国、平天下的简称。本为“治平”,因协韵而改为“平治”。 孔子的儿子伯鱼在太庙中向先生请教漆器的深层含义。 译文参考 ...
    2019年8月22日By Nancy
  • 古代父母对孩子 “七不责”精髓
    古代父母对孩子 “七不责”精髓
    (123RF)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2019年9月14日By Nancy
  • 儿子上课捣乱屡犯错 老爸这招立即见效
    儿子上课捣乱屡犯错 老爸这招立即见效
    作为家长,如果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和电邮,向你投诉你的孩子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打搅老师上课和同学们的学习,你会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去有效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 在美国德州就有位老爸,为自己17岁的儿子伤透了脑筋! 学校的物理老师常来电话告状,接到电话的老爸也多次向老师承诺,会告诫儿子不要这样做。但每次教训完儿子后没多久,老师又来电话了! 无奈的老爸最后使出了一个妙招,不但有效制止了儿子的不当行为,还被网友大赞是教育天才。 小布拉德与父母 53岁的父亲布拉德(Brad Howard)接连不断地收到儿子小布拉德的高中老师电话和电邮告状,抱怨他的儿子扰乱课堂秩序。父亲也很了解自己的儿子是个“话筒”,喜欢说话,“喜欢让大家都注意他,这让他不时有麻烦”。 就读于德州罗克沃尔-希思高中(Rockwall-Heath High School)的小布拉德也坦承,“我很喜欢说话,为此老师经常给我爸发电邮。” 小布拉德老是屡教不改,老爸在经过多次严厉而认真地与儿子谈话后,都没有多大成效。最终老爸决定使用“看护”这招.。 他对儿子说:“嗨,如果我再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我就去你学校,坐在你旁边,和你一起上课。” 这通警告果然奏效,很久老师都没联系过老爸布拉德。但几个月后,小布拉德也许把老爸的警告抛诸脑后了,也许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开始在课堂上叽叽喳喳,老师的电话又打来了!这下老爸真是骑虎难下,要兑现自己的诺言了。 周五是老爸唯一的休息日,这天一早,小布拉德的妈妈丹妮丝(Denise)就叫醒了丈夫,提醒他必须履行诺言。 为了纠正儿子的不当行为,布拉德硬着头皮给老师打了电话,问他今天是否可以来课堂上坐在儿子身边听课,老师同意了。 老布拉德早早来到教室,坐在儿子的座位边上。他坦承有点紧张,“坐在一群孩子们中间,说实在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进到教室,都用诧异的眼光打量着他,刚开始时,老布拉德有些不太自在,但不一会儿就适应了,为了纠正儿子的行为,他豁出去了。 当儿子小布拉德和朋友们嬉笑着走进了教室,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自己座位边时,他惊呆了。这位高中生回忆说:“刚进教室,我和所有的朋友都打过招呼之后,才注意到他,我感到极为震惊!” ...
    2019年9月14日By Nancy
  • 要教会孩子的三件事
    要教会孩子的三件事
    正确的教育孩子,家长需要形成正确的养育观念,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一生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幼年时期帮助孩子养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对未来发展影响很大。 作为父母,下面这3样东西,父母再节俭,也要让孩子拥有! 1、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孩子的特长通常都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要张弛有度,逼迫和放任都不是好方法。在现代社会,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是很多父母家长的选择,但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有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放任而变得非常任性妄为,有的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下,心灵上埋下了抑郁的种子。 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及时培养,将其转化为孩子的爱好和特长。 孩子的兴趣爱好是自己的自由,父母不应干涉,而是要成为那个唤醒孩子兴趣、并帮助孩子坚持下去的人,在能力范围内给予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援。 2、丰富孩子的阅历 带孩子丰富他们的阅历,是父母眼光格局很好的体现。学习成绩好的人是智商高的人,能左右逢源的是情商高的人,而真正优秀的人,是有了足够阅历之后,对于任何事情都宠辱不惊的人。 毫无疑问,读书是增长孩子阅历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每一本书都像一扇窗,让人看到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其次,要引导孩子多社交。越停留在自己的小圈里,就越孤陋寡闻,久而久之就没有自信和优秀的人交往。 还有一点便是,有时间要多带孩子去旅行。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去才知道什么是伟大和渺小。而且旅行是对大自然的欣赏、对民俗风情的理解,这些都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和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3、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年轻的父母上班忙碌,孩子靠爷爷奶奶养育教育。然而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母教导。 在家庭教育中,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的陪伴都很重要!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能抵达的高度;母亲的修养往往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父母要努力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可以让孩子依偎在你的怀里,说说他们心中有趣的事情,尽情地享受温情一刻;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学到知识和道理;也可以陪孩子玩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促进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当陪伴孩子的时间到来时,父母应该放下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杂事,放下手机等其它一切电子设备,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千万不能心不在焉连孩子跟你讲什么话都不知道,孩子会认为你的陪伴态度是敷衍的,感情也会疏远起来。 李嘉诚曾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失败。孩子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要珍惜这段时光,培养孩子一定要趁早!
    2019年3月10日By Nancy
  • 绘本教子:妈妈们的失败 只因这一念(10)
    绘本教子:妈妈们的失败 只因这一念(10)
    当我们这些热心的父母,带着强烈的为了教育孩子的目的,被必须完成给孩子读绘本的使命感催促着而为之时,却发现不遂人愿,孩子根本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乖乖地坐着听你念书。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后才幡然醒悟,原来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 ——一位日本妈妈的肺腑之言 失败观念之一:读绘本当成国语学习 首先,这位妈妈要提醒大家一个很难意识到又极易犯的错误观念:把它当成学习。大人给孩子读绘本时往往要求孩子好好听,要求记住内容等等。抱着这样的目的读绘本,必会犯下急功近利的错误,很容易忽视作为教育对象的孩子与大人不同的特点,导致失败。 她尤其强调:大人与孩子是不同的,大人读书会抱着自觉的要学到什么东西的目的,可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只是玩儿罢了,只要感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甚至持续的时间很长。很多人都说孩子的集中力不长,那只是对于他们不十分感兴趣的事物而言,否则,孩子对事物的专注程度是十分惊人的。 只要懂得这个特点,在读绘本中放下让孩子学习的观念,避免强行灌输,首先选择孩子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和图画,就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她的孩子都是男孩,她就选择男孩喜欢的冒险类故事。如果是女孩,她就选择很多女孩都喜欢读的照顾婴儿或者小公主之类的童话。 第一步就是让孩子熟悉绘本,接触绘本,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绘本跟其它玩具一样非常有趣的印象。将绘本当作孩子的玩具之一。 请耐心等待 不可急于求成 还有一点需要父母意识到的,就是对于刚刚接触绘本的孩子,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即使是面对感兴趣的绘本。 对大人来说,许多事物早已熟悉,就忘记了刚刚接触和碰到某件事时的心态。有很多理所当然的观念,比如读书要把字连成句,把句子连成段,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就会看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或者明白到底说了一件什么事情什么道理。这些都是通过长期的由浅入深的学习和训练,积累下和最终明白的道理。 可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然陌生的,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孩子乖乖地听,执着于要从绘本中让孩子一下明白很多,都是不现实的做法。很多东西,要抱着不可能一下全部接受的心态来试验性地给孩子一个宽容的读书环境,在耐心的等待中就会看到孩子一点一点地在进步。 一本绘本,有的孩子从三岁读到小学三年级,不同的年龄关注的地方都会变化,从简单的对图的关注,到对文字的关注,直到自己完全读下来,有时会经历好几年的时期。这些都需要父母首先明白孩子的特点,抱着耐心和宽容的心态默默等待孩子的成长。切忌急于求成,导致孩子因无法理解而厌恶读书。 父亲强行灌输的恶果 在日本,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父亲的身份地位比较高,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到儿子上小学时,他突然关心儿子将来的人生,非要自己亲自教育,于是让妈妈放手,不必再跟两个妹妹一起听妈妈读绘本,认为那太肤浅,对必须出人头地的儿子不合适。 于是儿子开始不停地被要求只允许读父亲买回家的书,每天规定的读书任务必须完成,父亲下班回家后要检查读完没有,是否读懂主题,十岁后,甚至每天必写读后感,从此儿子失去了笑脸和自由玩耍的时间,被剥夺了孩子天赋自由想像的空间和乐趣。 虽然父亲很爱他,花了很多钱买了许多书籍,但他最终却对读书极端厌恶。 但两个妹妹依旧跟着母亲自由地听读绘本,等到了上学年龄,也还是不停地继续这个乐趣,没想到等到三年级以后,两个妹妹渐渐不满足于母亲给读书了,开始对哥哥的书感兴趣,自发地一本接一本地把原本买给哥哥的比较有深度的书,文字数量大的书全都给读了个遍。 ...
    2019年3月10日By 文/刘如
  •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3)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3)
    原文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三字经 字词义解释 (1)训:教导。 (2)蒙:启蒙,这里指初入学读书,接受最初启蒙教育的幼童。 (3)讲究:讲解、探究其中的道理。此指注重教学方法。 (4)训诂(与古同音):指教导读懂古代典籍的字词之意。 (5)句读(与豆同音):断句。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读书时,文句停顿的地方,句意完整的叫“句”;不完整而稍做停顿的叫“读”。 (6)为学:做学问。“为”,做也。 (7)初:开始,引申为基础的意思。 ...
    2019年2月10日By Nancy
  • 绘本教子:让绘本变成玩具(9)
    绘本教子:让绘本变成玩具(9)
    日本的一位华人妈妈,因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迟迟未能完成读后感的暑假作业,不得不于繁忙的工作之余陪着女儿到图书馆借书,没想到她在偶然之中发现了一本令她感到非常意外的绘本(日本儿童图书)。从此,她迷上了绘本,平凡焦虑的育儿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学力提高、恶行防止、加深亲子关系、人与人爱的桥梁,等等,由于这数不清的儿童绘本的教育作用,日本小学校都普遍导入给学生读绘本的时间,使之成为一种学校教育的共识。 然而,当我们这些热心的父母,带着强烈的为了教育孩子的目的,被必须完成给孩子读绘本的使命感催促着,强而为之时,却发现不遂人愿,孩子根本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乖乖地静静地坐着听你念书。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后,这才幡然醒悟,原来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 ——一位日本妈妈的肺腑之言 (123RF) 换位思考 让绘本变成玩具 这位养育着三个孩子,耽误了长子绘本教育的妈妈,为了补偿长子而开始的这份使命般的工作——给孩子读绘本,却屡屡碰壁,孩子们漠不关心,仿佛那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的事情,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她终于找到了一个让所有孩子都能表示出兴趣,集中精神高高兴兴听父母念书的方法:做而不求,只管把心放在如何让孩子的童年变得快乐,把所有读绘本的目的与技巧统统暂且放在一边,只求孩子因听她念书而感到跟玩其它玩具一样的快乐。 其实,就是她改变了观念,进行了换位思考,根据孩子天生好玩与好奇的天性,把绘本看成孩子的其中一种玩具,顺着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自发地听出乐趣,看出乐趣,最终变成孩子自己主动要听要读要看,一切都变得顺势而为,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最终父母所求的教育目的。直到孩子长大,她三个孩子读书看报纸并彼此交流看法的家庭氛围都一直自然保持着,成了他们家的习惯和乐趣,家庭关系非常和睦,孩子们读书学习一旦形成习惯,自然也不用她太过担心了,学校的学习都很自觉,成绩也变得很稳定。 而这个方法的发现,也让为教育孩子而不得不读绘本的她因此感受到莫大的人生乐趣。从此,她受到启发,渐渐发现许多不如意不顺心的烦恼和痛苦,皆来自固有的执念,被她放弃后,事情就变得简单顺利。 反思多少执念 获得育儿的自在轻松 她说:“自从找到这个方法,我读绘本变得非常自如,卸下了原先那种坚持不下去,要放弃又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不得不做的那种沉重的压力和歉疚感。甚至我的整个人生观都改变了,我的所有育儿生活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自如,原先的那种被追着赶着的烦躁心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可以在最忙的做饭时刻,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痛快的答应孩子让我读绘本的要求,绝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正忙着炒菜做饭,一见孩子捧着书过来要我读,我就非常生气的拒绝,大声斥责孩子,让他等一会再说,那时一脸的别给我添乱的不耐烦。如今,如果孩子说妈妈带我去公园,我能马上就放下手头的家务,做上几个饭团,领着孩子就出门。” 她认为,这一切都因她的心摆脱了追求教育结果的束缚,同时获得了成功。也因为这一成功,所有原先的一切执念,那些因大人非要怎样才行的固定观念所造成的一切束缚,全部被打开,使得她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许多意识不到的并不一定正确的观念,从此她不被任何固定观念所左右,一心想着如何让孩子开心,她的生活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快乐。当然读绘本更是如此,成了很容易坚持,父母和孩子都能因此获得乐趣的一种家常娱乐般的存在。 “如果,我早在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这个方法,我的长子,就不会因我的拒绝而放弃读绘本,耽误到小学,我也不会心情烦躁,就能有耐心做到家务育儿两不误。”她表示,这是她留下的最大的遗憾,险些导致长子厌恶读书,虽然最后因自己的发现给予了纠正和补偿,却依旧会感到一丝伤痛,大概那份被妈妈拒绝过的心理伤害,无法完全被抹掉,为了让许多父母不再犯同样的错,及时意识到导致孩子不爱看书的原因,她写下了她的心得。 那么,她是如何在自己孩子身上具体实施这个绘本变玩具的方法的呢?这个方法,真的很简单,不需要任何的读书技巧吗?她的孩子因母亲观念的改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未完待续)
    2019年10月7日By 文/刘如
  •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2)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2)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传递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哲学、人伦义理、天文地理、忠孝节义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三字经 原文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
    2019年10月7日By balance15
  • 绘本教子:错过时机 她曾屡屡失败(8)
    绘本教子:错过时机 她曾屡屡失败(8)
    日本的一位华人妈妈,因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迟迟未能完成读后感的暑假作业,不得不于繁忙的工作之余陪着女儿到图书馆借书,没想到她在偶然之中发现了一本令她感到非常意外的绘本(日本儿童图书)从此,她迷上了绘本,平凡焦虑的育儿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学力提高、恶行防止、加深亲子关系、人与人爱的桥梁等等,由于这数不清的儿童绘本的教育作用,日本的小学普遍导入给学生读绘本的时间,使之成为一种学校教育的共识。 然而,当我们这些热心的父母,带着强烈的为了教育孩子的目的,被必须完成给孩子读绘本的使命感催促着,强而为之时,却发现不遂人愿,孩子根本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乖乖地静静地坐着听你念书。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后,这才幡然醒悟,原来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 ——一位日本妈妈的肺腑之言 (123RF) 妈妈养育三儿 无暇顾及绘本教育 有这样一位日本妈妈,多年前养育着三个儿子,当时最小的5个月,次男才两岁,大儿子上幼儿园。 因要每天喂奶,买菜洗衣做饭,训练次男的排泄的自立,小儿的离奶食物,大儿的盒饭、接送等等家事与育儿的忙碌,她虽然非常明白给孩子读绘本的作用,却实在无暇顾及,只好一直回避这样的想法。 直到大儿子开始上学的那一年,她内心才稍稍有了一点余地,从前因无奈压抑着的给孩子读绘本的心愿这才从新被唤起。 有一天,她义务给大儿子呆过的幼儿园整理书架,却发现了一本很熟悉的绘本,不曾想这本书让她百感交集。 儿子当年常常借回家要求妈妈念给他听的情形如历历在目,然而那时,儿子经常因为妈妈太过忙碌,而被拒绝,后来儿子再也不叫妈妈读书,而是自己非常孤独地翻着看图,再后来,干脆藏起来,不让妈妈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书。 妈妈看在心里,一边心痛却又无可奈何,隐隐约约地想着,等小的两个孩子再大一些就会好的,到那时,定能弥补,甚至连这个心愿也是模模糊糊的,若有若无的,因为大儿子从未表现得很抵抗,也从未因妈妈的无暇顾及而大吵大闹,反而什么都自己玩,自己乐,一脸的天真,唯一的不同,就是再也不叫妈妈给念绘本了,总是藏起来一个人翻看,妈妈印象中这本整理幼儿园书架时发现的绘本,就是儿子最常借回家的书。 妈妈回忆着儿子当年的情形,感到十分愧疚和心痛,自己有意无意的忽视,一定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尽管孩子没有明显的埋怨,但是被拒绝念书的失望,定然被埋在了内心深处,从此大儿子没再提过念绘本的要求,甚至,也不再借绘本回家。 想到这里,妈妈内心一阵刺痛,悔恨之心促使她毅然翻开手中的绘本——那本曾让儿子借回家看了很多次的书。 妈妈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然后,妈妈发现,原来这本书因为文字量稍大,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自己阅读,三四岁的孩子看不懂,所以需要父母念给孩子听。妈妈内心稍有安慰,觉得还有救,决定借回家,弥补自己的悔恨和遗憾。但是没想到,事与愿违,仿佛错过了时机,她碰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错过时机 孩子漠不关心 妈妈失败无数 这位妈妈说,估计很多父母都碰到过跟她相似的情况,希望弥补那份对不住孩子的悔恨,没能在3岁前后孩子主动恳求自己读书时及时给孩子读绘本,抱着这样的遗憾,抱着这样的热心,抱着满腔的母爱,自己也真的开始有时间可以做到陪孩子读书时,却发现,仿佛一切为时已晚。 ...
    2019年10月7日By 文/刘如
  •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1)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1)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承载并传递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人伦、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有趣)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三字经 原文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字词义解释 (1)喜:高兴、快乐。 (2)怒:愤怒、生气。 (3)哀:悲伤。 (4)惧:害怕。 (5)爱:喜欢。 (6)恶:憎恨、讨厌。 ...
    2019年10月7日By balance15
  • 绘本教子:愚笨女儿变天才(7)
    绘本教子:愚笨女儿变天才(7)
    日本的一位华人妈妈,因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迟迟未能完成读后感的暑假作业,不得不于繁忙的工作之余陪着女儿到图书馆借书,没想到她在偶然之中发现了一本令她感到非常意外的绘本(日本儿童图书)。从此,她迷上了绘本,平凡焦虑的育儿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在日本,儿童绘本在心灵道德、语言、文学、艺术素养、想像力创造力等等方面的育儿教育上,被誉为具有魔法般的功效。成绩优秀的孩子,皆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习惯大多源自儿时读绘本的乐趣,如果错失幼儿期的培养,很难有机会弥补,孩子一生再不会对看书感兴趣。 但是,因为忙碌,很多父母到了小学发现孩子国语差,阅读理解力差才开始后悔,即使此时父母有心读绘本,却发现,强行为之,事与愿违,孩子对看书极为反感,令许多父母无计可施。 有这样一位妈妈,为了让儿子重新对绘本感兴趣,在痛悔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发现了一个非常简单,母子间皆无任何压力,父母无需任何阅读技巧就可以一直坚持的秘诀,并获得了绘本育儿教育的成功。 绘本教育影响各科成绩 幼儿期如果从未体验过何为读书的乐趣,小学高年级后,无论是否识字,是否能够自己阅读,绝大多数都不会再拿起书本主动阅读。而是开始沉迷于电子游戏和漫画。幼儿期能否体验到读书带来的乐趣将决定孩子的一生。请千万别错过这一关键的时期,短短的几年,关乎小学开始的成绩和一生的心灵及人格的成长。只要在小学二年级之前,打下读绘本的基础,懂得了读书的乐趣,之后的学习,会非常自觉,父母基本可以放手,再也不用陪着、看着、天天催促,孩子都会自己主动学习和读书。而且拥有的语言能力,不仅让国语成绩优秀,每科的试题理解都十分正确,避免因看不懂问题而带来的错误。可以说,幼儿爱好阅读与否,将直接影响各科成绩。 放下教育或提高成绩的强大执着 绘本起到的虽是教育的作用,然而一位妈妈却说,请放下这一强烈的目的,只选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把绘本当成能让孩子获得乐趣的其它玩具一样,才能最终达到这一效果。 绘本在智力和心灵的培养上虽然具有巨大的作用,这在日本教育界已经是铁打的定论,但是,也正因为急于获取这一功效,急于把自己孩子培养成天才,望子成龙的父母,极易犯下一个忽视幼儿心理的错误,那就是,抱着极为强烈的教育的目的,甚至是使命一样的目的,非常心急也非常严肃认真地像完成巨大而艰巨的任务一样,下了很大的决心,开始了每天晚上给孩子读绘本的日子。然而,没多久,发现孩子根本不听话,或者乱翻书不听,或者几分钟就不耐烦,大人原本就忙碌,看不到希望和效果,很快失去信心,最后不了了之。尤其是小学以后,无论父母再怎么努力,召唤一起读绘本,孩子就是不感兴趣,除了电子游戏和漫画,对其它书本看都不看一眼。 其实抱着强烈的教育目的,尤其是抱着为提高考试成绩,让孩子通过拥有优美语言的绘本提高文字语言的能力,表达的能力,解题的能力等等来获取好成绩,抱着这样急切的目的来引导孩子读绘本,往往适得其反,招致孩子强大的反感,甚至造成厌恶读书的后果。 因为如此做法,根本无法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只是会根据父母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来选择绘本,认为哪本好就选择哪本,认为哪本语言优美就选择哪本,认为哪本具有文学性就选择哪本,并且认认真真地从头到尾一句不漏地读,生怕孩子没听好,读后还要问听懂与否,有无感受,不仅孩子感到莫名的压力,大人也会在看不到效果,感受不到进步的执着中,或者事与愿违中,埋怨孩子不配合中变得非常急躁。结果可想而知,只好在无奈中放弃,认为自己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这是父母极易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因为孩子除非有不得已的障碍,其实早被誉为具有强烈求知欲、好奇心、模仿和想像力的天才。 父母只有顺势引导,善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才能自然达到最后的效果和目的。因此必须以孩子的视角为核心。抱着教育孩子的目的却要首先放下这一执着。 尊重孩子天性 顺势引导  家长要耐心地学会观察孩子,顺着孩子好奇的视点去引导和配合,以孩子的乐趣为乐趣,读出绘本的快乐,最为重要。因为孩子跟大人不一样,天性好玩,根本不会带着任何大人的目的,他们只对自己认为有趣的东西表示关注,如果违背这一点,让孩子觉得乏味,或太长,太深,理解不了,就会表现出不耐烦,这样的阅读,对大人与孩子都是痛苦。必将以失败告终。 因此请首先给孩子以最大的读书自由。从选择内容到如何读,读多少,什么时候读,请尽量配合孩子的天性与接受能力。 这样一来,许多父母可能会生出两大疑问,一个是具体如何做,一个是还无法分辨是非的孩子完全给他自由,会不会因此选择不好的书,误导他们的品德。 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下一期给出答案,并在以后陆续登出刚才这位找到秘诀的妈妈——拥有三个儿子的母亲,她的绘本教育的真实故事。看看她是如何失败,如何领悟到顺应和尊重孩子天性的读书秘诀,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一同分享她错过学龄前时机的悔恨、不断失败的烦恼和最后恍然大悟走向成功的喜悦。 ...
    2019年9月7日By 文/刘如
  •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0)
    儿童教育宝典《三字经》(10)
    序言:《三字经》是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是中国古典书籍中最浅显易懂又精华的读本之一,经久不衰。《三字经》涉猎典故广博,承载并传递着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正统文化,包括常识、文学、历史、人伦、哲学、天文地理、忠孝节义……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三字经》到今天仍是教育儿童的宝典,历久弥新,其中(有趣)的故事也同时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与道理。 原文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字词解释 (1)稻:水稻,植物名。茎高三、四尺,结实累累成穗。子实椭圆,有硬壳,去壳后就是大米。 (2)粱:植物名。果实呈小粒状,黄色,可供食用。俗称为粟,就是小米。 (3)菽(与“叔”同音):豆类的        总称。 ...
    2019年9月7日By balance15
« 1 … 27 28 29 30 31 »

最新文章

  • 习栽培的接班人出事 反习派发力瓦解习权力结构
  • 军队四十年刮骨难疗的重症(1)
  • 法国政坛各党派有何变化 / 立法选举一年之后
  • 法国将在明年初正式实施摩托车年检规定
  • 巴黎公布街道交通规范 / 缓和交通紧张关系
  • 马克龙宣布多项学校改革承诺 / 希望调整学生假期安排
  • 希腊新民主党赢得第二轮国会大选
  • 军中生变 俄国正副指挥官下落不明
  • 王毅搞分化自曝其短 用心浅薄有失国格 (图)
  • 传习近平到苏州 市民不得开火做饭 装甲车上阵 (组图)
  •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没钱退休养老 调查报导遭封杀 (图)
  • 不能假装看不到 (图)
  • 上海一小区居民与警冲突致多人受伤或被捕 (组图/视频)
  • “去风险”成共识 欧盟峰会确立对华政策
  • 出土时仍闪闪发光 德国发现3千年前青铜剑
  • 租太阳能发电系统 在德国渐受欢迎
  • 西班牙重新成为美国最大橄榄油供应国
  • 德国通过移民改革法案 技术移民更容易
  • 首相桑切斯访基辅 西班牙接任轮值主席国
  • 四川乐山大佛被卖17亿元
global news network
全球新闻网
rfi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Vos publicités sur le journal

  • Journal chinois en france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纸 Abonnement

  • Privacy Policy

Kan Zhong Guo (Regards sur la Chine)    19 Avenue d'Italie 75013 Paris, France   Tel.: 01 45 86 01 35  Fax: 01 45 86 06 34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2-2025 kanzhongguo.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