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COVID-19疫情升温之际放宽了出入境管制,而让各国拉警报,日前意大利卫生部长斯基拉奇(Orazio Schillaci)指出,他已经下令要求所有自中国入境者必须接受强制的COVID-19筛检。据率先实施筛检之伦巴第当局指出,光是一个航班就已经超过半数的乘客出现阳性反应。 28日,斯基拉奇向国会表示,所有来自于中国的入境者与过境者皆必须进行强制筛检,预计将于一项新法规中订定更多之细节。他称,为了确保监测与识别病毒的变种,以及保护意大利民众,此项措施非常重要。 2022年12月21日北京,一辆救护车把一位染疫者送到一处发热门诊。(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据伦巴第大区(Lombardy)卫生负责人吉多 • 贝尔托拉索(Guido Bertolaso)表示,两架于本周从中国飞往米兰的航班,第一架航班的92名乘客中有35人的COVID-19检测结果出现阳性反应(38%);而第二架航班的情况更糟糕,在120名乘客中竟然有62人携带该病毒(52%)。检测结果呈现阳性的乘客已被隔离,官员们也加强了追踪接触者的工作。 斯基拉奇表示,这项措施对于确保监测和识别该病毒之任何变种,来保护意大利人口来说非常重要。该计划的进一步细节将于稍后提供。 意大利卫生部还于一份声明中称,若发现了新毒株,他们将可能会对来自于中国的旅客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虽然这两架航班上大多数检测结果呈现阳性的乘客,并未出现症状。不过据当地媒体报导称,卫生官员们已经越来越担心,关于中国出现了新的病毒变种。 2020年初,意大利成为首个遭受COVID-19重创的欧洲国家。 罗马的菲乌米奇诺机场(Rome Fiumicino Airport)在周三也开始针对来自中国之入境者进行筛检,如果出现阳性反应,乘客将会被隔离于 “ 特殊设施 ” 中。意大利仍有隔离规定,其要求任何检测呈阳性的人,必须隔离5至14天。 报导提到,意大利具备之优势为COVID-19疫苗接种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意大利逾80%的民众已经完全接种疫苗,还有很多人也施打了加强剂,与其他西欧国家情况类似。 在一系列大规模抗议之后,中共政府在本月取消了严格之 “ 清零 ” 政策,可是随后出现的疫情大爆发已引发了各国对COVID-19传播的担忧。日本、韩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都已经制定了入境限制措施。 各国专家同指中国恐成 “ 新变种病毒温床 ...11月25日内政部发言人透露,红绿灯联盟政府上台时达成的协议之一——简化加入德国国籍的程序,其议案的起草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代表外国移民利益的团体对此表示欢迎。联盟党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此举会导致非法移民加剧与社会分裂。 德国护照、国旗和法律书(123RF) 过去是要居住满8年才能申请加入德国国籍,今后这个期限将缩短到5年,满足“特别融入成绩的”话,只要3年就可以申请。这包括学习或工作成绩,或是积极做义工,或者是德语的掌握程度高。 根据改革后的新法规,如果产子时已经在德国居住满5年的话,新生儿都将自动获得德国国籍。目前这一年限为8年。 对于67岁以上的老人,将放宽对语言水平的要求,改革后仅要求口头上的理解能力,而不再对读写能力作出要求。并且对于这些高龄老人,德国常识的笔试也将取消。 申请多国籍的程序也将有所简化。根据媒体“ARD-Hauptstadtstudio”的报导,近15年里入籍德国时保留原有国籍的人数几乎每年都超过当年总入籍人数的一半。 根据内政部的说法,新的入籍条款是为了激励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努力融入,比如积极学习语言。 土耳其社区对此计划表示欢迎。土耳其社区主席索富奥卢(Gökay Sofuoglu)说:这项变革是一次“范式的转变”,“现行的公民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现实。必须做出彻底的改变”。他认为这样会利于更多的有外籍移民背景的人能够参与对政治的影响。 持赞成态度的还有经济界,认为此举会吸引更多移民,以缓解德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移民专家本德尔(Petra Bendel)认为简化入籍条款与此并没有太大联系,因为有技术背景的移民会很容易通过技术移民的通道得到签证。 联盟党(CDU/CSU)对这项改革的计划持反对意见。该党国会议员主席弗莱(Thorsten Frei)批评道:“德国护照不应该成为打折货。”他对媒体“Tagesspiegel”表示:“公民身份具有重大的权利,但也伴有责任。所以得到德国国籍应该是在成功融入之后,而不是在其之前。”对于双国籍承认普遍化的计划,他也表示了反对:双国籍“不应该成为常态”,而仅应是“有特殊理由,而且是由于家庭背景的特殊情况”。“这条德国特殊道路走错了方向,最终会危及社会凝聚力。” 其他党内领导也表示,这样的改革反倒会削弱在德国居住的外国人融入的动力,而且可能会加剧非法移民的问题。德国选项党(AfD)对此也表示了反对意见。 预计联盟党很可能将在此改革的立法进程中给与阻力。即使该法案在联邦议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会中表决通过,根据德国宪法,新法案还必须在联邦参议院的表决中也被通过才能正式立法。而联盟党虽然在国会中没有多数席位,但在由各州代表组成的联邦参议院中,仍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足以阻止该法案的通过。 如果这样的话,现任政府则必须对新法案作出修改,得到折中方案后才有可能被通过。 ...欧盟各国在13日达成协议,对进口钢材与水泥等制造污染的商品课征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对象包含铁、钢、水泥、肥料、铝、电力等进口商品。 欧盟本地工业原本已被要求,若制造污染,就必须从欧盟碳交易市场购买许可证。欧盟最新计划的目的则是针对海外企业施加与本地工业相同的碳排成本。新关税旨在防止环保规范较弱的国家制造廉价商品,使欧洲工业受害。该协议将自2023年10月开始试行,期间进口公司必须回报碳排相关义务。 目前欧盟将核发免费排碳许可证给境内工业。欧盟当局曾表示,境外国家若与具备与欧盟同等的气候变迁政策,即可享有豁免,并暗示美国依此基础可以躲过排碳税。欧盟希望在2030年前让碳排量比1990年减少55%,以帮助全球避免灾难性气候变迁,新关税是欧盟政策方案的重要一环。 欧盟对境内的二氧化碳高排放产业设定了严格减碳要求,为避免企业因减碳增加成本而不敌进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此设计了碳边境税机制,要求外国高碳排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时需先花钱购买减碳凭证。 碳边境税预定初期先采取过渡措施,即要求进口商提交碳排相关报告,执委会也将评估在过渡期后是否进一步扩大适用产业的范围。欧盟在15日同意对跨国企业课征全球最低15%的企业税。该项计划是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指导下草拟,已获得美国与数个主要欧盟经济体的支持。 法新社报导,近140国达成的这项里程碑式的协议,目的在于阻止各国政府竞相压低税率,以吸引全球巨型企业投资进驻。 路透社称,推行全球最低企业税率,是为阻止跨国公司不管销售收入来自哪里,都将获利和税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 现今这项议案已正式通过,并于明年年底在欧盟生效。欧盟将对跨国公司征收15%全球最低企业税。 此项最低税率适用于年营业额至少为7.5亿欧元的公司,每个欧盟国家必须在2023年底之前将其纳入国家法律。大型公司则必须从2024年初开始缴纳最低税率。英国政府在15日宣布,将于2024年大幅放宽对机场旅客随身行李内可携带液态物品的限制。 英国政府已将2024年6月作为大多数机场的最后期限,以安装可显示更详细行李图像的新型高科技3D扫描仪。这些变化将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以便机场方面有时间适应新规则。 目前,乘客在机场通过安检时,随身行李携带的液体须装在100毫升以下容器,并在安检时装入透明袋中,以及必须从随身行李中取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物品。 未来2年英国主要机场部署最新的安检技术设备后,届时100毫升液体的允许量将增加到两升,以及乘客将不再需要在安检处从行李中取出电子物品。这些“尖端”检查机器将让安全人员能通过更仔细的3D立体影像,知道旅客行李内的物品。英国外交部12月14日表示,北京当局已经将包括总领事在内的六名驻英国曼彻斯特总领事馆外交人员召回。今年10月16日下午,在英港人组织在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门外举行集会,其间,有数人从总领事馆内走出破坏标语并与示威者发生肢体冲突,引起英国传媒和政界关注,使事件升级至外交层面。 英国警方的声明指,当时也有警员在场巡逻。一名年约30岁的男子被暴力拖入总领事馆范围内,并且遭到袭击。有警员担心男子安危,上前介入,把受害者带离总领事馆范围。 10月16日下午,中国外交官在驻英国曼彻斯特总领事馆将示威者拖入馆内殴打。 (图片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中国外交官将示威者拖入馆内殴打的事件发生后,大曼彻斯特警方随即展开独立调查,以判定中领馆人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该事件当时一度引发英国议会讨论,部分国会议员要求即刻宣告涉入暴力的中方人员为“不受欢迎”(persona non grata),并驱逐出境。 中共总领事郑曦原当时被拍到在该男子被拖入领事馆之前,抓这名男子的头发。郑曦原否认打人,但后来告诉记者他在试图保护同事。 10月18日,英国传唤了中国驻伦敦临时代办,以表达对事件的深切关注,并要求对领事馆工作人员的行为作出解释。英国外交事务部部长诺曼(Jesse Norman)强调,和平示威是英国社会及生活方式的“基本组成部份”,并表示英国内政部将与大曼彻斯特警方合作,决定下一步行动。 本月早些时候,英国警方通知英国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部,希望约谈中国总领事和他的五名工作人员。英国官员明确表示,中共驻伦敦大使馆完全了解,如果外交官不同意参与警方的调查,那么将有进一步后果。而作为回应,中方通知英国政府,驻曼彻斯特总领事的职能已经结束,并已经返回中国。 目前北京当局以任期届满为由,已将包括总领事郑曦原在内的六名涉案人员召回中国。有观点认为,此举是试图缓和争端,避免中英之间进一步针锋相对地交锋。圣诞礼物是圣诞节预算中花费不小的一项支出,在能源危机和高通胀的笼罩下,一份调查显示近半的成年人都在尽量减少圣诞节礼物的支出。对于今年计划为亲人购买最新科技产品做礼物的人来说,既经济又环保的二手产品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圣诞季通常是企业重要的销售季节,消费者通常愿意花比平时更多的钱来买圣诞装饰品、食物以及礼物。不过在今年民众生活成本大增的压力下,埃森哲(Accenture)在11月末的一份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英国成年人都不打算今年举办大型庆祝活动,其中70%的受访者寻求减少圣诞支出。另外,46%的受访者计划在圣诞期间减少或停止外出就餐,近一半的受访者计划今年减少在圣诞礼物上的花费。 二手科技产品的交易正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Getty Images) 根据欧洲新闻网(euronews)的报导,随着生活成本大增,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应对小零件不断增长的需求,购买二手货变得越来越流行。提供线上买卖以及购物的平台易贝(eBay)在11月份预测称,今年将有52%的消费者购买二手商品。 而购买二手科技产品作为礼物正变得更流行。来自英国的奥利维亚(Olivia)最近在网上为自己四岁的儿子买了一台二手的电子游戏机,“我刚买的游戏机的状况非常好,与买一个全新的相比,它为我节省了不少钱”。她表示家里通常会买新的电子产品,但现在生活成本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在取暖费和圣诞节支出之间做选择。 买二手电子产品的好处 那么购买二手的科技产品有什么好处呢?不仅可以节省开支,也可以保护环境。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 WEEE论坛(废弃电子电气设备论坛)的估计,仅今年一年就将有超过50亿部手机被丢弃。如果将这些手机堆叠在一起,其高度将达到5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8高度。 根据WEEE论坛的数据,欧盟家庭平均拥有74件电子产品,其中 17件闲置在抽屉和壁橱里。大部分是小型电子消费产品,例如耳机、数据线、外置硬盘和智能手机。 欧洲成为电子垃圾的最大制造者。根据密切监测电子垃圾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估计,在欧洲,2019 年一个人产生的电子垃圾超过16公斤,是世界上人均电子垃圾产生率最高的。不过欧洲的电子垃圾收集和回收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电子垃圾未被回收,被囤积在我们的家中或者扔进垃圾箱进行掩埋或焚烧,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也是在浪费资源。因为电子产品中含有稀土材料、铜和钴等宝贵资源,应该被重新利用。 那么如何减少电子垃圾呢?除了购买二手电子产品外,修理损坏的电子产品也是很好的方式。自 2021年3月起,欧盟要求洗衣机、洗碗机、冰箱和电视制造商向专业维修人员提供零部件,期限为10年。这种“维修权”以后可能会扩展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它小型电子设备。 欧洲议会在今年4月通过的一项决议则要求电子产品的设计方式要“使其使用寿命更长,可以安全维修,并且可以轻松拆卸其零件”。法国已对一系列电子设备引入了强制性“可维修性”评级(从0到10),以告知消费者找到备件并在发生故障时进行维修的难易度。 ...在经历了一系列战场失利之后,俄罗斯自10月以来一直寻求对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发起猛烈攻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2月17日晚间表示,虽然近600万乌克兰人的电力已经恢复,但供暖和供水仍存在问题,许多地区“大面积停电”。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兹尼(Valeriy Zaluzhny)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说,预计俄罗斯明年头几个月将对基辅发动新一波攻势。扎卢兹尼表示:“俄罗斯正准备将约20万名新兵投入战场。” 图为在最近一波的袭击中,基辅市中心发生多起爆炸。(Jeff J Mitchell/Getty Images) 乌克兰准将葛罗莫夫(Oleksiy Gromov)也表示,“克里姆林宫正企图将这场冲突转为长期武装对抗。”葛罗莫夫在军事简报中说,他预测俄军不会从白俄罗斯发动攻击,但俄国正在白俄罗斯训练新兵,并已将军机移往当地。 俄乌近期战事仍大多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克里姆林宫在17日表示,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 当日花了一整天时间与军事指挥官开会讨论乌克兰战略。根据莫斯科时报的声明,普京与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和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举行了会谈,并与国防部不同部门的指挥官进行了“单独讨论”。 俄罗斯在17日再次对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造成乌克兰全国紧急停电。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8日发出推文批评,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导弹攻击是“无差别恐怖行为”。为惩罚俄罗斯的不断攻击,欧盟领导人在15日一致同意,对俄罗斯实施第九轮制裁。 泽连斯基也敦促G7协助乌克兰获得额外的20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应对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欧盟各国外交部长同意向一个已几乎耗尽的基金再注资20亿欧元,用于支付提供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将来可能会再注入更多资金。 G7国家并承诺加强基辅当局的军事能力,并将重点放在防空上。12月13日,70多个国家和机构在法国举行的国际援助会议上,筹资10亿多欧元,其中4.15亿将用于乌克兰能源行业,以帮助乌克兰过冬。中国德国商会近日发布的年度经商信心调查报告显示,COVID-19清零政策让在华德商2022年伤痕累累,信心指数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双双降至历史低点。面对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许多德商正在调整战略,通过拓展东南亚市场来减低风险。 这份12月15日发布的2022/2023的在华经商调查报告,中国德国商会在封面上用“前路艰辛”四个字作为标题,并且罕见以图画代替往年的相片,用一个人在斜坡上,双手向前支撑着面前的大石头,具体描绘出“前路艰辛”所代表的进退两难。 根据这份调查结果,41%的德国公司预计2022年利润将下降。66%受访者将清零政策列为其主要经营挑战,与去年相比上升了24个百分点。49%的德国企业认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只有51%的德国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比2021年下降了20个百分点。此外,对商机的看法也更加悲观,只有30%看好中国国内消费增长,而2019年这一比例为68%。 77%的德国公司总部已经针对中国的清零政策调整了战略。70%正在采取措施,如开辟东南亚的多元市场,以减轻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相关的风险。对于2023年,德国企业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继续致力于中国市场的供应链本地化。一半的受访企业预计营业额将会提升,37%预计利润将会增加。 中国德国商会现有会员2100余家,是德国在华企业的官方会员组织。今年共有593家会员企业,在全国实行封控的8月23日至9月21日期间,参与了信心调查。对于中国政府目前宣布放弃清零,德国商会予以肯定,但在报告中呼吁中国各级政府,应精心规划防疫新规并有条理地执行。德国国会近日通过了《举报人保护法》(HinSchG)修正案,进一步保护那些勇于揭发欺诈、腐败和其他滥用职权行为的吹哨人(Whistleblower)。 大多数公司都希望弊端能在内部就获得纠正,而员工往往是首先注意到不良行为的人,可以确保违法行为及早被发现和制止。举报人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应该得到保护。这项12月16日在联邦众议院(Bundestag)通过的《举报人保护法》修正案,是为了配合欧盟2019/1937号指令,旨在扩大迄今为止对举报人的保护,并规定公司和政府机构有义务建立举报人保护措施。 按照新法的规定,吹哨人在提出举报后,如遭受威胁要求噤声或其它职业报复,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此外,公共部门和拥有至少50名员工的公司,必须设置受理举报的联系点。不满250名员工的公司,可以与其他公司共用举报受理点。为此,公司可委托律师事务所,或者在公司集团内部集中委托一个独立和保密的机构,承担内部举报办公室的任务。 除此之外,修正案中还明令禁止对举报人进行报复,如解雇、警告或暴力相向。如有此类事情发生,举报人不需负责举证。处理举报案件的人,不许向外界透露举报人的身份,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刑事诉讼中应检察官的要求,才允许披露吹哨人的身份。根据2021年 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平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重估,自2023年1月1日起,西班牙所有缴费型和非缴费型的养老金金额将增加8.5%,这一涨幅与通货膨胀指数CPI相对应。 根据公共机构的估计,这一重估将适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所有缴费养老金,因此将使大约1000万人受益。其中包括退休、永久残疾、丧偶、孤寡和供养亲属的老人的养老金。 根据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25日,西班牙的平均养老金(包括所有缴费者)为每月1093欧元。在过去一年里,养老金增加了5.4%,应用重估后,这些养老金明年1月份将再次上涨93欧元,也就是说,明年平均退休金将上涨到1257.9欧元。 在西班牙,有463,657名老人每月可以领取到最高养老金。随着CPI的重估,到2023年,他们将每月多领取240欧元,达到3058.8欧元。 2023年的最低退休金为783欧元,如果没有配偶的老人,则每月可多领取61欧元,而那些有配偶需要照顾的人,每年可以多领取966欧元。寡妇的养老金将从目前的平均每月780.6欧元提高到846欧元,涨约66欧元。欧元区通胀率在连续17个月上升后,11月首次回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 10.1%。西班牙处于这种缓和的最前沿,是物价上涨幅度最小的国家,涨幅为6.7%。 12月16日,欧盟统计局证实了这一点,西班牙的物价虽然上涨,但涨幅低于欧洲其它大国,例如德国或意大利,这两个国家的数据分别为11.3%和12.6%。 西班牙超市(Patricia J. Garcinuno/Getty Images) 西班牙在1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从10月份的7.3%降至6.7%,最终取代法国成为价格上涨速度较慢的成员国。而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的西班牙并不是这样的,一年前西班牙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比欧元区平均水平高过半个百分点。 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低的欧洲国家还有法国,目前法国的CPI保持在7.1%,与上月持平,其次是马耳他(7.2%)和卢森堡(7.3%)。 而消费者价格指数较高的欧洲国家分别是匈牙利(23.1%)、拉脱维亚(21.7%)、爱沙尼亚和立陶宛(21.4%)。 欧洲11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与10月相比,有16个国家的指数下降,8个国家的指数上升,其中包括瑞典(10.1%)和芬兰(9.1%),而法国、意大利和拉脱维亚则保持在同一水平。 相比之下,西班牙数据比欧元区平均水平低近3.5个百分点,与10月创下的历史记录相比有所下降;比欧盟平均水平11.1%低近4.5个百分点,与10月份的数据 (11.5%) 相比有所改善。 2022年价格涨幅最大的食品 几个月来,超市里的基本产品价格越来越贵,直接影响了消费者。 尽管西班牙的通胀在11月有所缓和,同比达到6.8%,但事实是,食品价格涨幅仍保持在15.3%。 消费者和用户组织 ...12月9日比利时警方破获了一起欧盟历史上罕见的大型腐败案件。该案涉及某些第三世界国家通过贿赂欧洲议会官员来试图增加其在欧盟的决策上的影响力。 该案主要涉事官员之一为希腊女政客伊娃•凯利(Eva Kaili),现年44岁,为14名欧洲议会副议长之一。在腐败指控被曝光后,她立刻被停职,并被其所在的社会民主党(PASOK)开除出党。 原欧洲议会副议长伊娃•凯利涉嫌收贿被捕。(MENELAOS MYRILLAS/ SOOC/AFP via Getty Images) 检察方已经对此案调查了5个月之久,然而由于凯利作为欧盟高官,享有豁免权,警方无法对其做进一步的审问与搜查,所以该案进展一直很不顺利,直到12月9日才有了突破。警方观察到凯利的父亲走出他的住所,携带一拉杆箱步行前往一家不远的旅馆。警察随即在旅馆的大堂截住他,并要求检查箱子,随后发现他的箱子里装满了现金钞票。之后警方又搜查了凯利的住处,在那里也找到了成袋的钞票。可谓人赃俱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凯利拥有“豁免权”,警方也可以将其逮捕。 比利时警方在针对此案的搜查中,已在她的住所中缴获了近150万欧元现金,并在推特上发出了几张照片,包括一个装满钞票的拉杆箱与几个公文包,以及一些成捆的钞票。加上之前在她父亲的行李箱中发现的现金,清点后发现有75万欧元。 根据《Le Soir》与《La Repubblica》报纸援引调查文件报导,凯利的同居男友乔治(Francesco Giorgi)于12月15日承认,他曾是卡塔尔和摩洛哥用来干涉欧洲事务的组织的成员,他自己的职责是管理现金。他当前是一名意大利欧盟议员办公室的助手,他指认一名意大利籍前欧盟议员潘泽里(Pier Antonio Panzeri)曾是这个组织的头目,他还说还有两名议员也收了潘泽里的钱。而潘泽里的律师在回答《Le Soir》报纸的问询时则表示对此不知情。这两家媒体报导称,除了卡塔尔以外,摩洛哥特勤局也有参与其中的嫌疑。而凯利则对所有的指控概不承认,还试图通过辩护律师撇清自己。目前她已经被逮捕拘押,另有4名涉事官员也被拘押。 ...乌克兰接连两日对俄罗斯境内的3座空军基地发动了攻击。俄国媒体指出,乌克兰并不是使用新武器,而是以现成的苏联时代“图-141雨燕无人机”进行改装后,发动了远程偷袭。 12月5日,在俄乌实控边境距离分别为500公里和700公里的俄国佳吉列沃空军基地(Dyagilevo base)和恩格斯空军基地(Engels base)发生爆炸,莫斯科发表声明谴责了基辅在俄罗斯境内的这次袭击。 这两处基地分别位于俄罗斯西部梁赞地区(Ryazan)和伏尔加河畔萨拉托夫地区(Saratov)。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在针对以上两个空军基地的无人机轰炸中,3名士兵死亡,4名士兵受伤,2架飞机遭到损坏。 恩格斯空军基地是俄罗斯核战略轰炸机Tu-95和Tu-160的大本营,而佳吉列沃空军基地则驻扎着俄军的空中加油机。受袭后,俄罗斯国防部发表文告证实,基辅政权试图用苏联制造的无人机攻击此二空军基地,导致俄罗斯的远程飞机瘫痪。 12月6日俄罗斯南部与乌克兰接壤的库尔斯克地区(Kursk)再次遭到无人机袭击,地区政府称,当地机场在遭到攻击后燃起熊熊大火。 此番乌克兰的无人机突袭,似乎直接暴露出俄军防御体系出现严重的问题。英国《卫报》也报导,乌克兰找到了攻击莫斯科的方法。其主要武器就是射程为1000公里的攻击无人机,并说明是乌克兰开发。 据悉,俄本土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可能并非西方意料之内,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内德普赖斯(Ned Price)在6日表示,美国并不鼓励乌克兰攻击其境外的俄国目标。有报导称,至于乌克兰能够长驱直入的原因,即是俄军后方的防空系统被调到前线,以致出现防御漏洞;另一方面由于北约长期的电子侦察,并提供给乌国制空可行路线。 英媒BBC报导称,俄罗斯空军通常在Ryazan、Saratov两个空军军事基地部署远程战略轰炸机。这两个空军基地在俄乌战争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它们也是10月以来俄军用以攻击乌克兰基建的轰炸机基地。 美国“战区”网站报导指出,在无人机突袭前夕,有西方商业卫星大量介入,并拍摄到俄方空军在上述机场进行集结,且屯积了大量巡航导弹与战略轰炸机。不言而喻,此举相当于昭告天下要对乌克兰发动袭击,而引发乌克兰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 美方则担忧乌克兰的激进攻势行为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升级战事,进而可能引发核战。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2月9日表达了对俄乌战争的担忧。自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以来,西方各国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各种援助,包括各种民生物资与设备、武器装备、军用设备、军士培训等。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近日呼吁挺乌盟国别担心俄国会因战争瓦解,除捍卫基辅有权打击俄国境内目标的权利外,也誓言乌克兰绝不在失土未收复前谈和,包括收复俄国兼并的克里米亚。 普京7日表示核武威胁正在升高,但他坚称俄罗斯“没发疯”,不会率先动用核武。乌克兰国际传真社当日指出,俄国部队向乌克兰电网发射1000多枚火箭和飞弹,尽管乌克兰电网受到重大破坏,目前仍维持运作。 俄国自10月初以来一直用飞弹与无人机狂轰乌克兰各地,在入冬前重创了乌国关键基础设施,让乌克兰民众在时值气温下降之际缺水缺电及无法供暖。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表示,他们仍在抢修近日因空袭造成的损害,但进度严重落后。 ...英国政府12月7日批准在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地区开采一座新煤矿。预计新煤矿将从爱尔兰海海底开采焦煤,并在怀特黑文镇一座被关闭的化工厂原址进行加工,之后提供给钢铁行业炼钢,取代进口煤炭。 受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影响,英国已开始采取加强国内能源供应的步骤,并日益关注传统化石燃料的开采。为应对能源危机,这是该国时隔30年后批准新建的首座煤矿。预计这一项目将需要两年的建设时间,耗资2.1亿美元,每年可生产280万吨焦炭。 支持者认为,新煤矿将带来急需的就业机会。鉴于几十年来当地饱受矿场和工厂关闭的冲击,许多人失业,一名前矿工表示,乐见矿工们自豪地回到矿场。 不过这项决定也引发环保人士强烈不满,反对者则认为,英国在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方面是世界领军者,新煤矿是对英国这一地位的打击,将破坏逐步弃用煤炭的全球努力,并让英国更加难以完成本国的减排目标。 就此英国政府表示,新煤矿开采出的煤炭将用于炼钢而不是用于燃煤电厂,并且该矿的采矿作业将实现零排放。 英国很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或天然气,但是英国监控环境宽松的能源市场使客户对价格波动存在高度的风险敞口。过去一年来,很多民居和商家发现,他们的能源账单是以前的两倍甚至三倍。俄乌战争进一步促发能源危机亦让欧洲各国重新考虑削减使用化石燃料的计划。英国当下已批准钻探更多的北海石油和天然气。 在英国政府做出开采新煤矿决定的前一天,英相苏纳克(Rishi Sunak)宣布取消了不许在英国土地上新建风电场的禁令。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近日决定将位于西西里岛普里奥洛(Priolo)、隶属俄罗斯的卢克石油公司(OAO Lukoil)炼油厂ISAB收归国有,置于国家“临时管理”之下,以避免其关闭并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的连续性。 由于欧盟对海上进口俄罗斯原油的禁运于12月5日生效,ISAB炼油厂面临停产的风险。ISAB炼油厂拥有一千多名员工,为欧洲最大炼油厂之一,年炼油量达到1900万吨,提供意大利20%以上的石油产品及1/4的车用汽油。 俄乌战争期间,意大利仍为俄罗斯原油最大进口国之一。由于欧盟对俄石油禁运,意大利西西里岛ISAB炼油厂正面临停产风险。(Getty Images) 梅洛尼12月初在记者会上强调“紧急干预(国有化)措施的目的是为保护国家战略能源,以及西西里岛上的员工与整个国家”。 意大利政府在2012年制订了“黄金权力法案”,赋予意大利政府特殊国家权力,保护“对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产”,免于落入非欧盟成员实体。意大利政府目前打算将炼油厂以为期一年的临时信托方式处理,并适时再延长12个月。 西西里炼油厂由卢克石油集团(Lukoil Group)全资拥有,产量规模为欧洲第三大。迄今虽然石油公司和ISAB均未受到欧洲制裁,但相关金融机构因担心成为美国制裁的目标而不愿与俄罗斯打交道。 梅洛尼当下选择侵入性较低的方式,而非“彻底”的国有化方式来对炼油厂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政府除能保护国家战略资产外,也能保留在转让出售时的谈判空间。意大利商业部长阿道夫•乌尔索表示,政府承担了执行临时特别行政管理的责任以确保生产。 数据显示,意大利在过去3个月,已成为欧盟国家中进口俄罗斯石油最多的国家。5月份,意大利每天进口约40万桶俄罗斯原油,是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的四倍。其中,ISAB炼油厂每天获得22万桶俄罗斯原油,由于贷款机构已停止对这家炼油厂提供融资,炼油厂的所有原油只能依赖母公司卢克石油的供应。欧盟对俄石油禁运生效后,炼油厂正面临将没有原油可提炼并被迫停产的困境。 各方预测意大利石油企业巨擘“埃尼”(Eni)将指派一名官方人士担任监管专员,意大利国家发展署等其他政府附属机构也将被授权以必要的资本化方式来支援这家炼油厂营运。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指出,意方与美国私募股权公司 (Crossbridge Energy Partners)已恢复收购ISAB炼油厂的谈判,该公司正考虑以10至1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这家炼油厂。 ...位于东南欧的前南斯拉夫国家克罗地亚12月8日获准加入欧洲的申根区,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另两个申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则被拒绝。克罗地亚在明年正式成为申根区国家的同时,也将改用欧元作为流通货币,这对于依赖旅游业的该国经济以及欲前往度假胜地克罗地亚的申根区公民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12月8日申根区成员国的内政部长在布鲁塞尔的会议上,表决通过克罗地亚加入申根区(Schengen zone),取消了这个亚得里亚海国家、欧洲最繁忙旅游目的国之一的边境检查。克罗地亚因此成为第27个申根区成员国。 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Nick Savchenko/Wikipedia/CC BY-SA 2.0) 欧盟内政事务专员约翰松(Ylva Johansson)回应称:“致克罗地亚公民,欢迎,恭喜!”克罗地亚首相普兰科维奇(Andrej Plenkovic)和内政部长博日诺维奇(Davor Božinovic)分别发推文宣布了这一好消息,并称克罗地亚加入申根区将惠及该国以及欧盟的民众和经济。 从2023年1月1日起,克罗地亚与申根国家接壤的陆地和海上管制将被取消,而机场的管制将从3月起取消。另外,克罗地亚明年1月起将改用欧元作为货币,成为第20个欧元国。 根据统计数据,旅游业发达的克罗地亚,其75%的游客来自申根区国家,同时80%的货物是与申根国家交换的。随着克罗地亚加入申根区和欧元区,申根区的民众进入克罗地亚旅行将更加方便,货物过境也将变得简单。 在克罗地亚获准加入申根区的同时,由于申根国家荷兰和奥地利的反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未获准加入。取得申根区成员国的身份需要获得现有的26个申根国家的一致同意。 奥地利方面担心,接纳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会导致非法移民不断增加。欧盟边境管制机构Frontex称,今年前10个月通过西巴尔干路线,发生了超过12.8万起越界事件,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8%。该机构认为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是西巴尔干路线的一部分。荷兰则反对保加利亚加入申根区,原因包括对该国法治的疑虑。荷兰首相吕特称,需要更多时间做出决定。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对此表示失望,并称会再次申请加入申根区。 目前的申根区成员国包括22个欧盟国家,以及挪威、列支敦士登、冰岛和瑞士。根据1985年在卢森堡达成的《申根协议》,在申根区内,旅行者可自由出入无需经过边境管制。这让跨界旅行、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容易。根据报导,在申根区内,有近170万人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在同一个国家。每天约有350万人次穿梭于内部边界。 ...因应产业结构转型,德国许多中小企业希望国家提供更多金融援助。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计划从明年起,对中小企业给予更高的融资担保。 12月8日德国联邦经济部 (BMWK) 宣布,从明年开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将通过担保银行和中型投资公司扩大融资机会。届时,为借款人和承租人提供的最高担保上限,将从目前的125万欧元提高至200万欧元。中型投资公司可提供的股权资本上限,也将从100万欧元提升至150万欧元。除了担保和投资上限的显著增加外,申批流程也更简化,以提高效率和加快决策速度。 德联邦政府的中小企业专员凯尔纳(Michael Kellner)表示,新措施有助于为转型项目提供更大的支持,并满足结构变革的资本需求。面对技术工人短缺和技术变革的挑战,中小企业需要的资本投入不断增加。 在德国,担保银行和中型投资公司,与工商协会(DIHK)、手工艺品协会、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针对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它们促进了初创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扩张或继承。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德国通过上述机制,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小型企业,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每隔五年,联邦政府、州政府和担保银行之间的相应合同会进行修订。 与此同时,由于对天然气短缺的担忧减少以及联邦政府的援助,德国中型企业对未来的信心指数在最近有所好转。根据12月7日由德国国有开发银行“复兴信贷银行”(KfW)发布的11月中小企业晴雨表,指标值相较10月份上升了3.6%,达到负19.7点。尽管出现了一线希望,但目前的整体商业预期仍然处于非常悲观的状态,接近covid-19大流行和金融危机发生的初期。主要因素除了欧洲战争带来的巨大风险外,还有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德国农业公司在过去一年的整体经营成果有了明显改善。政府对青年农民的奖励和补助,也促进更多年轻人愿意投入农业。 根据德国农业协会12月8日公布的年度报告,在2021/22年度,全职农场(家族企业,且一半以上收入来自农业工作)平均年营业额接近8万欧元,比前一年多了2.6万欧元。每个不拿工资的家庭工人所创造的利润超过5.6万欧元,相当于每个月4700欧元。耕作和奶牛的农场经济情况改善最明显,主要是因2021年秋季,在全球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牛奶、耕地作物和牛肉的生产者价格上涨。 俄乌战争在2022年的春夏两季,进一步推动了上述农产品的价格上扬。 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农业工作,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都有一系列针对青年农民(未满40岁)的创业补助。或许是经济的诱因,从2020年起,选择成为农民的德国年轻人数量开始止跌回升。在农业培训职业中,培训合同的数量从3774份(2020年)上升到4041份合同(2021年),增加了7.1%。关于园艺相关的培训合同,数字则从5490份(2020年)上升到6015份合同(2021年),增幅高达9.6%。 这使得这两个“绿色职业”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20年相比,2021年所有职业新签订的培训合同总数仅略微增加1.2%(相当于5600份合同),总数超过47万份合同(2019年:52.2万份合同)。12月7日早上7点50分,两列火车在巴塞罗那的Moncada y Reixach-Manresa车站相撞。据民防部门称,有150人轻伤,5人轻度重伤。已将39人转移到了不同的医疗保健中心。 经历这次巴塞罗那事故的一名乘客在接受西班牙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她经历了人生中的恐惧的时刻:“那是一次巨大的撞击,人们在尖叫,我只记得我飞到地面上。”“突然间,我们被吓坏了,火车移动了两米,灯也熄灭了,”其他受影响的旅客解释道。人们受伤是因为“火车很满,他们飞到了地上”,“人们已经飞出去了,”另一位经历者说道。 交通和城市议程部长桑切斯与领土部长费尔南德斯一起前往事故现场,询问伤者情况并就事故作出解释。“幸运的是,没有人受重伤,”桑切斯说,“目前原因仍在调查中,我们目前已经了解到的是,一辆正在刹车的火车撞向了一辆停在车站的火车。” 据报导,当时是一个能见度很差的路段,因为车在弯道上,在进入车站时,司机看到了对面停着的火车,这意味着他当时必须以极低的速度前进才能刹住车,以防相撞,但是显然来不及了。 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阿拉贡内斯(Pere Aragonès)在推特上称他正在关注此案,并要求Renfe、Adif和西班牙政府做出解释。“改善加泰罗尼亚的公共服务刻不容缓,”他指出。
最新文章
- 习栽培的接班人出事 反习派发力瓦解习权力结构
- 军队四十年刮骨难疗的重症(1)
- 法国政坛各党派有何变化 / 立法选举一年之后
- 法国将在明年初正式实施摩托车年检规定
- 巴黎公布街道交通规范 / 缓和交通紧张关系
- 马克龙宣布多项学校改革承诺 / 希望调整学生假期安排
- 希腊新民主党赢得第二轮国会大选
- 军中生变 俄国正副指挥官下落不明
- 王毅搞分化自曝其短 用心浅薄有失国格 (图)
- 传习近平到苏州 市民不得开火做饭 装甲车上阵 (组图)
-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没钱退休养老 调查报导遭封杀 (图)
- 不能假装看不到 (图)
- 上海一小区居民与警冲突致多人受伤或被捕 (组图/视频)
- “去风险”成共识 欧盟峰会确立对华政策
- 出土时仍闪闪发光 德国发现3千年前青铜剑
- 租太阳能发电系统 在德国渐受欢迎
- 西班牙重新成为美国最大橄榄油供应国
- 德国通过移民改革法案 技术移民更容易
- 首相桑切斯访基辅 西班牙接任轮值主席国
- 四川乐山大佛被卖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