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anzhongguo.eu
www.regardssurlachine.com
Journal Chinois
  • Home
  • 报纸在线阅读 e-Journal
  • 栏目分类 Rubriques
    • 法国新闻
    • 中国政局
    • 时事新闻
    • 华人社区
    • 欧洲新闻
    • 欧洲生活
    • 社会百态
    • 历史文化
    • 法律咨询
    • 教育园地
  • 报纸广告 Publicités
  • 联系我们 Contact
  • 发布小广告 Déposez vos petites annonces

欧洲新闻

  • 心脏病病例增加 功能饮料成祸首
    心脏病病例增加 功能饮料成祸首
    【本报综合报导】近年来,因过度饮用功能饮料而诱发心脏病死亡的案例不断增加,这引起了政府和医学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工人社会党近日建议,禁止向16岁以下(包括16岁)未成年人贩卖功能饮料。 (图片来源:123rf.com) 一罐功能饮料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一杯浓咖啡,儿童或青少年过多饮用可导致心跳过速。心跳加速剧烈会诱发停搏,致人死亡。如果人们因疲劳而偶尔饮用或者饮用少量时,功能饮料的危害会减少60%。 虽然西班牙法律规定,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可饮酒,但是调查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13岁就开始饮酒,14、15岁的未成年人经常在周末聚会时酗酒。同时饮用功能饮料和酒精的人非常危险。曾有专家调查了257名同时饮用功能饮料和酒精,以及在运动后大量饮用功能饮料的人。结果显示,有25人出现了心脏或者神经方面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一名16岁女孩在喝了一罐与酒精混合的能量饮料后去蹦迪,随后不幸死亡。报告指出,这名女孩的猝死与混合饮用功能饮料和酒精有关。功能饮料、咖啡和可乐含有的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它能造成大脑持续兴奋,降低了人体的疲倦感,也能麻痹人对酒精的感觉,使人会不知不觉地饮酒过量,从而引发心跳不规律、心跳加速及心跳骤停等症状。还有些酗酒者认为自己没有喝醉,而尝试酒后驾驶、飙摩托车等冒险行为。 另外,含咖啡因的功能饮料也能使人上瘾,经常饮用功能饮料的人易出现过度疲劳、无精打采等戒断症状。逐渐地机体会对功能饮料产生耐受性,而必须饮用越来越多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做IT行业的路易斯就深有感触,他忧虑地对记者说:“我们平时晚上加班时都喜欢喝功能饮料,喝了之后特别精神。现在我早上如果不喝一瓶,这一天都没精神,这是不是已经上瘾了?” 工人社会党表示,近几年中功能饮料的广告和销售量持续增多,但是至今没有明确的“功能饮料对健康的影响”的调查报告。他们将参照国家药物计划发起“药品宣传”的活动,以增加民众对生活中的食品及药品的认识。另外,专家建议应对功能饮料的广告加以规范限制,并且要在这类广告中加上“对人体健康不利”的警示语。 
  • SIMA房展 买房移民倍受关注
    SIMA房展 买房移民倍受关注
    【本报综合报导】马德里著名国际房展会SIMA于11月15日在国际展览会场IFEMA召开,此次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大约2万多名参观者前来参观。这次展会会聚了全球买家、投资者、精选房地产公司展商及最新的公立、私人房地产项目。据悉,SIMA展会自1999年开始至今已举办过25场,每年两次。 图为2013年SIMA房展会(摄影:王扬/看中国) 展会组织者Eloy Bohua先生介绍说:“今年的展会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旅游房地产展览会,许多西班牙的大地产公司、开发商及中介等参与了此次展会,还有银行在这里销售被回收的楼房。现在欧洲买房移民的火爆程度绝不亚于美国和加拿大。” 参加展会的有想买房的年轻人、有想寻找更换物业的中年人及购买第二套住房或渡假屋的买家等,其中还有不少中国买房者,在马德里工作的林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自从西班牙出台了一项50万欧元买房办居留的法律后,她父母就想在西班牙买一套房产,可是又因不太了解相关程序而踌躇不已。 展会的专业房产顾问路易斯接待了林小姐,并对她提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路易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买房移民低风险高回报,所以倍受中国人青睐。比如,去年葡萄牙发放的225个‘黄金签证’(买房获居留),75%被华人获取。但是由于语言及文化差异等限制,一大部分中国人迟迟未动。大多数中国买房者都很关心医疗、子女的教育及房产是否可以转卖等问题。简单的说,中国人买房获得居留后所享受的医疗、教育等方面待遇与西班牙人一致、平等,没有差别。但是,买房移民的条件是必须买50万欧元以上的房产,5年延续一次居留。只要你买的房子还在,你的居留就可以被延续。如果你想转卖房产,必须要等到5年以后。另外,买房者的父母和子女也可以随买房者一同获得居留,但是具体要看买房者在中国的经济收入情况等。正规的买房中介会帮助办理相关程序。” 胡润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富翁中拥有海外资产的已达三分之一,在没有海外资产的富豪中,也有将近三成的人在未来三年有海外投资的计划。“CNN金钱网站”根据中国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的一项最新调查报道,3个中国富豪中就有1个在国外买房、投资。这比2011年中国高净值人士在海外投资的人数增加了近1倍。这些海外投资者大约有60%计划增加海外投资。 
  • 英国古雕像自转之谜 真相大白
    英国古雕像自转之谜 真相大白
    【本报讯】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的古代雕像自转之谜,日前终于有了更好的解释,英国工程师称他们为发生在数月前的这一灵异事件找到了答案。今年6月,曼彻斯特博物馆发生神秘的“灵异”现象:展柜中一尊古埃及死神纳布西努(Neb-Senu)的雕像在无人靠近的情况下自动旋转。 数月来,该灵异事件引起诸多议论。有人说雕像受到诅咒,也有人说神灵附体或磁场因素才会使雕像转动。现在英国工程师终于找到了答案。 工程师高斯林(Steve Gosling)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雕像会自动转动是因为过往车辆驶过博物馆以及馆内人员走动造成的轻微震动,才让这尊3,800年历史的石头雕像自转。 高斯林说,他们在展示柜附近装上加速计(accelerometer),获得这项结论。由于这尊雕像一边比较重,因此不平衡,特别容易受到震动影响。 据悉,这尊雕像高约25厘米,制作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800年,是敬献给古埃及神话中的冥王俄塞里斯的礼物。在曼彻斯特博物馆已展出了80年。 
  • 意萨丁尼亚岛洪灾 疑人为酿祸
    意萨丁尼亚岛洪灾 疑人为酿祸
    【中央社记者郑杰忆罗马21日专电】意大利萨丁尼亚岛18日降下豪雨,暴涨河水冲走良田家园并夺走16条人命。官员指出降雨量异常酿成巨大天灾,但不少人表示,忽视水土保持的土地开发,才是肇事主因。 面对满目疮痍的景象,萨丁尼亚的民防局长加布瑞里(Franco Gabrielli)说,“这是异常气候,一天内降下过去半年的全国雨量,像是世界末日”。意大利以怡人的地中海气候著称,但这几年越来越常出现极端气象,像是低温寒冬、急骤降雨。 然而,许多人认为萨丁尼亚的洪水不是单纯天灾。灾情严重的奥尔比亚(Olbia)主教桑吉内蒂(Giovanni Sanguineti)在罹难者的丧礼上说,“这场灾难有着人为的手,如果懂得尊重宇宙的韵律,灾情不会这么严重”。 意大利“农学与森林专家理事会”认为,气候的确有异常,但造成洪水、土石流的重要原因是不当的土地开发,总是没有纳入环境和水土保持的评估。此外,防洪计划只计算降雨量的平均值,而不是最大值。 环保团体把箭头指向萨丁尼亚大区的区长卡佩拉齐(Ugo Cappellacci),指责在他的护航下,新开发法规搁置了景观保护条例,尤其是缺少对海岸、水域的环境评估,才造成严重的洪水。环保团体呼吁,尽速启动从2008年被冻结的“景观品质观察计划”,对意大利的土地利用进行全面普查,并监督开发案。 农牧协会(Coldiretti)表示,由于山区基础设施不足,不少农民舍弃原有耕地或牧地,改在容易受水患侵袭的地区耕种或放牧。洪水除了造成人民性命和财产损失,牛羊也面临断粮危机,乳制品产量将减少。 
  • 闯空门卡窗口 英国笨贼多
    闯空门卡窗口 英国笨贼多
    【中央社台北22日电】英国最近发生好几起手法笨拙的窃盗案,其中1名窃贼意图在三更半夜闯空门,没想到卡在窗口1个多小时,被屋主逮个正着,还请屋主替他打紧急电话求救。 伦敦“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这个笨贼设法穿过浴室窗户入内行窃,但却卡在窗口,屋主清晨5时30分起床上厕所时发现窃贼。 “镜报”(The Mirror)报导,员警抵达后,这名窃贼也马上承认,他想要登门入室行窃。警方已逮捕窃贼,并将他拘留。 这是最近一起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愚蠢窃案。 22岁的唐诺利(Billy Joe Donnelly)8月21日闯入1户民宅行窃。他先到屋主温室内搜刮财物,顺便吃了屋主种植的作物,没想太多就把自己的DNA留在这些作物上头。 唐诺利之后去温室旁的房屋行窃,偷走手表等贵重物品,屋主的妻子醒来后,发现汽车不翼而飞。 结果唐诺利把没吃完的小黄瓜留在行窃现场,之后在普勒斯顿村(Preston)落网。 唐诺利也窃走1家店内价值77英镑的肉品。警方8月25日逮捕他时,在他家中发现两株大麻。 基尔福(Guildford)的18岁嫩贼哈斯勒特(Robbie Haslett)更因为爱吃甜食暴露行踪,他把巧克力包装纸留在犯案现场,警方透过包装纸上的指纹破案。(译者:中央社林亭仪) 
  • 人才缺乏 英鼓励国民提高外语能力
    人才缺乏 英鼓励国民提高外语能力
    【本报综合报导】英国文化协会认为,英国目前外语人才短缺的状况“令人担忧”。日前,该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外语人才的“严重缺乏”可能会危及英国未来的繁荣以及国际地位。 文化协会的报告建议,每一个英国人应当至少掌握包括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汉语、德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俄语、以及土耳其语和日语在内的10种外语中的一种,该协会呼吁商业机构应当投资培训员工的外语能力。 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近期,英国文化协会通过对四千名英国人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得出结论,发现有四分之三的英国人不能使用以上所述10种外语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对话与交流。 该协会政策室主任沃恩说,若解决不好外语人才的短缺问题,英国此后势必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受到损害。  这份报告敦促政府有关部门把更多的外语列入中小学校的教学大纲,并把一些外语科目提高到和技术、工程、数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数据显示,目前在英国,能说法语的英国人比例为15%,能说德语的有6%,4%的英国人会说西班牙语、说意大利语的则有2%。  或许是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语言的人才缺乏促使英国文化协会认为外语人才的严重短缺,根据进一步调查,在当地英国人中,讲阿拉伯语、汉语、俄语和日语的人仅有1%,而能说葡萄牙语和土耳其语的则不足于1%的比例。 沃恩说,目前学校里主要学的外语是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英国应该设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并使用除上述之外更多语种的外语。 
  • 梵蒂冈远古墓穴终修复 谷歌地图助游览
    梵蒂冈远古墓穴终修复 谷歌地图助游览
     【本报讯】欧洲梵蒂冈教廷修复罗马早期天主教徒使用的地下墓穴后,19日揭开了这块文化瑰宝的神秘面纱。谷歌地图(Google Maps)推出全新功能,让使用者有限制的浏览这个埋藏在罗马阿达别墅(Villa Ada)公园的宏伟墓穴。 位于罗马的普莉西雅(Priscilla)地下墓穴(AFP/Getty Images) 据悉,这处地下墓穴结合非天主教徒和天主教徒的葬礼传统,而修缮人员在墓穴中寻获的约700件精雕细琢石棺碎片,也在当地的新博物馆展出。 通过5年整修,天主教徒做礼拜和长眠的普莉西雅(Priscilla)地下墓穴终于重见天日。如今,民众已可以透过谷歌地图一窥难得一见的地下奇景,还能以360度环绕视景一窥墓穴的内部景像。 这里据信保有最早的“圣母与圣婴”像而驰名。梵蒂冈文化部部长拉瓦西枢机主教(Cardinal Gianfranco Ravasi)带领宾客穿过墓穴通道时介绍,该墓穴是“早期天主教徒日常生活的鲜活象征”。 这个墓穴的历史可追溯至近2000年前,它建于一处露天矿场内部,是公认的罗马最引人入胜的墓穴。此外,这里还内含西元314-335年在位罗马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Sylvester)长眠的长方形廊柱大厅式教堂。 目前“华盛顿邮报”已刊出一系列照片,向公众呈现墓穴内部的景观、刻文和彩绘图案。 
  • 遭禁锢三十年 英惊爆离奇奴役案
    遭禁锢三十年 英惊爆离奇奴役案
    【本报综合报导】英国警方21日由伦敦南部一栋房屋内救出三名女子,警方称,她们被强迫作奴隶长达30多年,伦敦大都会警察厅负责人口走私犯罪案件的警官凯文•海兰德表示,已经对这一极其严重的事件开始了深入调查。  伦敦大都会警察厅负责人口走私案件的警官海兰德(AFP/Getty Images) 据悉,这3名被囚禁的女性,年龄分别是69岁的马来西亚女子、57岁的爱尔兰女子和30岁的英国女子,最年轻的受害者很可能在屋内出生,且从未踏出屋外一步。她们据称都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 自由慈善会(Freedom Charity)创办人普姆(Aneeta Prem)表示,她们受到“粗暴的”待遇,能够重获自由是个“令人称奇的事”。 上个月,这家慈善机构收到一名女子的电话,称自己数十年来被强迫作为奴隶,之后“自由慈善会”联系了伦敦警方。 对于这起现代最严重的奴役案件,全英人民难以理解。警方发现被解救出来的3名女子身心受创非常严重,而附近的邻居对发生了这么可怕的事情却也都完全不知。 伦敦都会警察局罗德豪斯(Steve Rodhouse)表示,调查人员并未发现受害人遭到性侵、人口贩卖和被拘禁在室内的证据;但他说,这是个独一无二的案件。 经调查,本案的2名嫌犯早在1970年代曾遭到拘禁,且都是外国籍,这2人分别是一男一女,现年都是67岁。两人目前被控强迫他人劳动与操持家务,并犯下移民罪行。他们的护照已被当局没收,不得返回住家,等候进一步受审。 警方还透露,与“自由慈善会”工作有关的一个关于强迫婚姻的电视纪录片,促使沦为奴隶的三名女子之一鼓起了勇气,最终打电话求救。 自由慈善会的创办人普姆表示,她认为这些妇女身体受到凌虐,但她们没有说受到任何性侵害。据信除了被捕男女和三名受害者之外,屋中没有其他人。 据了解,目前仅有的一些消息是,这三名女性虽然不是完全被禁锢在某个空间里,但她们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无形枷锁的控制。现在,她们已经被安置到安全的地方,由于这三名女子刚刚逃出被困几十年的环境,警方还需要时间来对案情进行详细调查。 
  • 大众汽车投资巨款 力争世界首位
    大众汽车投资巨款 力争世界首位
    【记者杨芸编译报导】未来5年,大众汽车将投资共计8420亿欧元,期望于2018年超过丰田,占据世界首位。 大众汽车欧洲监事会总裁11月22日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这一消息,并表示这笔款项将主要用于技术和加工部门。 据德文媒体报道,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角逐,大众汽车将更多致力于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和型号多样化。下萨克森州是大众汽车核心部门所在地,将得到近1700亿欧元。这笔款项将用于研制新颖的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建立一家运输中心和组建生产电动汽车。大众汽车希望,最迟2018年,年销售量达1000万辆汽车。 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3年规划中,大众汽车曾计划截至2015年投资 5020亿欧元,按照该投资规模和速度计算,在5年内将投资8370亿欧元,略少于本次公布的投资计划。尽管有大笔资金的流入,大众汽车力争保持节省的传统。估计仅用于购置设备和建立厂房的预算就已达 6340 亿欧元。 
  • 德国排外的极右翼党派面临被取缔
    德国排外的极右翼党派面临被取缔
    【记者德琳编译报导】德国政府准备再向法院申请禁止极右翼党派国家民主党(NPD),因为这个党推崇纳粹思想,日前各州已经准备好申请材料,有望在年底前上交联邦宪法法院。 据悉,这份申请材料长达244页,并包括15个附件。目前细节没有公开。据德国《世界报》报导,该申请认为NPD保留了“清醒和持续的纳粹思想”。申请材料陈述了该党基于不认为外国人和移民属于人民范畴的理念,因而完全排除外国人和移民基本权利的观点。对此,《世界报》引用申请中的话说“根据欧洲人权法庭,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在民主社会禁止该党存在的必要性。”同时认为这与德国基本宪法中保障人类尊严的规定相抵触,并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 12月初,联邦内政部将审议该禁党申请。一旦通过,将呈至联邦宪法法院。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定将决定是否取缔该党。 国家民主党成立于1964年,属于极右翼政党,推崇纳粹思想,反对犹太人并强烈排外。2003年,德国政府首次向宪法法院上诉,申请取缔国家民主党。虽然德国执政党和在野党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但在这一禁党问题上态度鲜明一致。当时该国家民主党内部被安插了多名线人。考虑到有线人在国家民主党高层任职并将出庭作证,禁党申请被法院驳回。去年12月,联邦参议会以绝大多数通过启动禁止该党的新一轮程序的决定。此次申请禁党的文件表示,控告材料不基于线人提供的内容。 在德国历史上,有两次禁党成功的事件。1952年,取缔了纳粹党的后继者社会主义帝国党,1956年取缔了德国共产党。 
  • 俄罗斯警方    “洗劫”华人市场
    俄罗斯警方 “洗劫”华人市场
    【记者赵北方报导】本月19日和20日,俄罗斯内务部、联邦安全局、联邦经济安全和反腐败总局对莫斯科华人聚集的中国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联合检查行动,期间大批武装警察采取非常手段没收了大批现金,致使华商损失惨重。  俄罗斯华人聚集的萨达沃特和留布利诺市场突然遭到大批俄罗斯武装警察的“洗劫”。(网络图片) 以下是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负责人许文腾在俄罗斯华人之家网发布的一封呼吁信: 2013年11月19日,俄罗斯动用大批武装警察对华人聚集的萨达沃特和留布利诺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清查,采取非常手段,封闭市场,砸开无人看守的摊位,看到现金就收走,没有登记,没有给货主开具任何凭证,把这次“执法”行动完全演变为公开的抢劫。据我们获得的信息,损失比较大的华人,一次被收走的现金达25万美金之多。整个市场被收走的现金不计其数。 我们根据各方获得的信息,综合分析,这次行动是莫斯科有关部门一次有组织的行动,其目的是“打击洗钱犯罪”,前一段时间,俄罗斯有关部门立案查处了俄罗斯十大银行之一的MASTERBANK,从昨日起,该银行已经被吊销执照,停止运作,所有的ATM机也被停用。该银行据说有很大的业务是做国际汇兑业务,我们华人市场的很多现金是通过该银行转账的,至于是怎么转账,是否正规,不得而知。从今天情况看,一定是有洗钱的嫌疑,所以才有今天的局面。 不管怎么说,也许我们华人做的有不符合俄罗斯法律的地方,也许我们有不懂规矩的地方,但俄罗斯就真的都按常理出牌吗?事情发生了,我们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作为一个民间的组织,势单力薄,但我们首先发声,及时发布各种信息,及时的回应华人同胞的咨询,互相传递着一点点的安慰,我们在做,我们在发声。但我在这里强烈的质疑,我们的使馆在哪里?你们的身影在哪里?你们的声音在哪里?别说你们不知道这个信息,现今资讯这么发达,即使你们之前不知道,但从昨天到今天多少个小时过去了,你们还能说不知道吗? 如果你们有什么顾虑和困难,我们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可以出人出车,我们冲在前面。自从我们成立这个组织以来,使馆就是在新年要开联欢会的时候给我们几个名额去观看表演,其他时间从来没有说和我们联系来了解俄罗斯华人的疾苦,我们每天都在做帮助同胞的事情,每次需要联系你们的时候,不是电话打不通,就是找不到人,要不就是语音电话。 平时那些小事情就算了,我们能做的都做了,但今天的事情是关系到上万华人同胞的切身利益,是一个一个华人家庭的身家性命,是大事情,我们能力有限,现在是需要使馆站出来的时候了,哪怕是一声关心和问候,哪怕是去市场查看一下的身影,也是对我们华人同胞的一丝丝安慰!这些你们都做不到吗? 在此,我作为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的负责人,强烈的呼吁使馆尽快介入,尽快阻止俄罗斯有关部门的非法“执法”行动,统计华人同胞所受损失,组织力量与俄罗斯有关部门进行交涉。如果有任何困难,我可以召集我们的志愿者,我们的华人同胞共同协助使馆工作。 使馆有个领事保护电话:89636201852,也希望我们的受损同胞都挂一下,人多力量大,我想一定会引起使馆关注的! 在这里我也同时呼吁我们的志愿者会员手机24小时开通,我们救援队的出租司机队员们随时准备参与到行动中来,等待使馆一声令下,我们全力配合!                                   ...
    2013年12月26日By lilili
  • 中东类SARS  宿主疑是骆驼
    中东类SARS 宿主疑是骆驼
    【本报讯】日前,西班牙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已发现一名从沙特阿拉伯返西的妇女感染了一种类似于萨斯(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MERS)。这名出生在摩洛哥、住在西班牙的妇女正在马德里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此病毒最早出现在中东,于2012年9月于一位曾去过沙特阿拉伯的病患身上发现。到目前为止该病已确诊94例,死亡46人。专家一直在努力研究MERS,但是现在仍无法制出防疫疫苗。上个月,有专家指出阿拉伯的骆驼是这种病毒的主要宿主。之前,这种病毒曾在欧盟的四个国家中发现: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专家表示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四个国家的居民经常到中东地区旅游。 如SARS一样,这种病毒会引起一系列的肺部感染,病患感染后会出现持续的发烧、咳嗽及呼吸困难。但与SARS不同的是,该病毒会引起肾衰竭,而且会引起高死亡率。2003年亚洲爆发了SARS感染,全球超过8千人被感染,770多人死亡。其中中国大陆有超过5300多人被感染,约350人死亡。 
  • 今天,你节约了吗?
    今天,你节约了吗?
    【本报讯】为倡议人们减少食物的浪费,西班牙农业食品环境部近日举行了一个以“减少浪费,节约资源”为主题的“减少废物周”。 根据欧盟发布的相关数据,西班牙在欧洲“最浪费的国家”中排名第六名,每年食物浪费量多达770万吨。这项调查中浪费食物最多的国家是德国,每年浪费食物达1030万吨,其次是荷兰940万吨,法国900万吨,波兰890万吨,意大利880万吨。欧洲平均每个居民每年食物浪费至少179公斤。欧洲议会将食物浪费的原因与不良购物及管理习惯联系在一起。 为此,西政府特意制作了一本《节约建议手册》,里面为公众提供了许多节约食物的方法。例如,如何利用手中现有的食物烹饪出美味,在餐馆就餐后把未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在外就餐点餐时最好按需点餐,并在就餐时把要吃的一半食物放在空盘子中待用,如果去超市一定要在“酒足饭饱”之后购物。 西班牙农业食品环境部部长米格尔•阿里亚斯•卡涅特说:“我们正致力于研究如何将各种食物互相搭配在一起并制造出新的菜式,这样人们就可以把各种吃剩的食物混合,从而节省食物,希望在今年年底前能给公众一份完美的‘菜单’。” 
  • 橡胶子弹将被禁用  替代武器仍在研发
    橡胶子弹将被禁用 替代武器仍在研发
    【本报讯】近日,防暴研究委员会在议会中批示,自2014年4月起,西班牙将禁止使用橡胶子弹。在民众的支持下,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联营(CIU)及左翼共和党(ERC)大部分成员都已同意禁止使用橡胶子弹这一议题,因此这项法规将在明年4月份开始生效。政府就这一问题达成一致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开始着手研发新武器。 普通子弹以很大的动能打到人体上,利用其坚硬的外表侵入人体,切断人体组织,造成出血和破坏。而橡胶子弹以较小的动能打到人体上,通常不会侵入人体,只造成疼痛。很多人以为,橡胶子弹不过是一种“非致命性”或者“低致命性”武器,同化学刺激物质和电击枪一样,击中目标后可导致其丧失行动能力,但同时不会造成重伤或死亡。但橡胶子弹将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透过皮肤传入人体,如果破坏严重,足以造成大出血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橡胶子弹只允许在防暴驱散等执行非杀伤性任务时才可使用,目的是用来驱散、震慑和麻痹目标人。自上世纪70年代橡胶子弹初次使用以来,就一直受到医学专家、人权组织和政府官员的指责。 同时,这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人赞同禁用橡胶子弹,因为防暴弹很难准确命中,容易误伤他人。还有人说,这种所谓的非致命性武器也能“杀人”。也有人提出疑问:政府又会研究出什么新武器来防暴驱散呢?新武器的杀伤力会不会比橡胶子弹还大? 
  • 马德里动物园 大熊猫家族新丁初亮相
    马德里动物园 大熊猫家族新丁初亮相
    【本报综合报导】近日,马德里动物园8月份诞生的熊猫宝宝首次与大众见面。除了1982年出生的“初林”和2010年出生的双胞胎“阿德”和“阿波”,这是马德里动物园迎来的第四位熊猫新成员,也是动物园里的第四只雄性大熊猫。 由于大熊猫难以人工繁殖,属濒危物种,因此在欧洲非常罕见,目前全欧洲仅有10只,分别在博瓦尔、维也纳、爱丁堡和马德里的动物园。在马德里,熊猫的培育与繁殖工作属于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异地保护濒危物种计划”的一部分。 目前,熊猫宝宝已经能睁开眼睛并逐渐适应外界光线,睡足觉后,有时还会在它的木制摇篮里笨笨的爬上几步。 仅仅几个月,小熊猫的外型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刚出生的210克增长到现在的4200克,身长已达到40厘米。在熊猫宝宝刚出生的几小时里,能明显的看到其肺部呼吸的起伏,而且它还不时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以吸引熊猫妈妈的注意,这便是熊猫宝宝与妈妈之间的沟通方式,通过叫声告诉妈妈它现在需要什么。熊猫宝宝要在妈妈的呵护下度过最开始的两年,出生六个月之后开始偶尔尝试吃一点竹子,但还是以母乳为主。马德里动物园将架设一部网络摄像头,以便民众可以看到这个熊猫宝宝。 官方根据网友提供的众多名字选择了五个做为这个小家伙的备选名字:德猫、德福、喜福、德宝和星宝。官方将会把这五个名字发布上网,网友可从中选择一个进行投票。12月5日即熊猫宝宝过百天的那天,动物园将正式对外公布它的名字。 目前300只左右的大熊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或研究中心,而在中国仅有不到1600只的野生大熊猫。 
  • 西法院对“威望号”漏油事件作出判决
    西法院对“威望号”漏油事件作出判决
    【本报综合报导】13日,西班牙法院对欧洲最严重的燃油泄漏一案作出了判决。 断为两截的“威望号”(Getty Images) 2002年11月13日晚,载有7.7万吨燃料油的希腊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距海岸9公里的海域处突遇风暴,“威望号”油轮船体出现一个大裂口,燃油外泄。西班牙4艘拖船合力将“威望号”油轮拖向外海,19日上午威望号被拖到距海岸95公里海面时,船体断为两截沉没。“威望号”在西班牙海域沉没后,造成大面积燃油泄漏,影响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海域。据悉,“威望号”的沉船事故,共造成了6.3万吨的燃油泄露,致使成千上万的海鸟死亡,1700公里的海岸线受到污染,已有30万名志愿者前往清理受污染的沙滩。 自2012年10月起此案开始审理,共有200多个专家和目击者出庭作证。最初原告向法院提出,应处以被告78岁的船长Apostolos Mangouras、工程师主管Nikolaos Argyropoulos和西班牙商船队主管Jose Luis Lopez-Sors5至12年监禁。另外,原告要求赔偿43亿欧元赔偿金。 最终加利西亚(Galicia)地区的高等法院法官胡安•路易斯(Juan Luis Pia)作出判决,宣判船长Mangouras和主管Argyropoulos以及当时的船员不应对“威望号”沉船事故负责,因为“威望号”是因为船体受损而沉没。但船长Mangouras因为最初拒绝听从西班牙官员的指示将沉船拖离海岸而被判9个月的监禁。鉴于他78岁的高龄,他不会被送往监狱服刑。同时西班牙商船队主管Lopez-Sors也被宣判无罪,他当时作出的将威望号拖离西班牙海岸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此案的第四被告,也就是当时船上的二副,菲律宾人Ireneo Maloto仍然在逃。 
  • 西边境的独特职业“骡女”
    西边境的独特职业“骡女”
    【本报综合报导】西班牙海外属地梅利亚(Melilla),是商品经由摩洛哥进入北非的重要地区。根据摩洛哥法律,只要过境客背得动,带进来的货物就可以免税。这一规定催生出梅利亚和摩洛哥边境一个独特的行业、独特的人群:骡女。 图为正准备排队的“骡女”(Getty Images) 梅利亚(西班牙位于北非的海外属地)和摩洛哥边界那里,耸立着高约6米的隔离护栏。清晨,一天的边境贸易开始了,商贩们忙着打理商品准备过境。旧衣服、布料、各种洗漱化妆品、居家用品都将被运往摩洛哥和非洲等其它地区。等着过境的人足有好几千,汽车马达轰鸣、人群大呼小叫,噪音震耳欲聋。到处都是包裹,硬纸箱、包装袋,封上胶带,捆着绳子。硕大的包裹,几乎完全遮住压弯了腰的摩洛哥女人,这就是梅利亚的“骡女”。骡女是摩洛哥纳多尔(Nador)省居民,有权进出梅利亚,但不可以在这里定居。 卡尔曼在由好几百名女人排成的乱糟糟的长龙中站好队,把背上的60公斤重的旧衣物放在地下。她做骡女已有24年了,背进摩洛哥一捆货物就可获得3欧元的报酬。她说:“我的4个孩子得吃饭,我又没有老公。如果有别的选择,我不会当骡做马。”人潮涌动,卡尔曼消失在人和货的大海中。 和卡尔曼一样,许多骡女都是离婚、分居、需要养家糊口的单身母亲。对于很多人来说,做骡女是唯一的生计。有些骡女一天能过境3到4次,每次负重高达80公斤,但是报酬不稳定,而且她们还必须给摩洛哥警卫“上供”。 以前,运货的都是女人,而现在,她们也面临摩洛哥失业男人的竞争。一位靠在围栏边的孕妇指着一群背着大包的年轻男人对记者说:“那些男人抢走了我们的生意。今天我要能背一趟货,就能挣5、6欧元。要是能找到清洁工、保姆的活,我不会来做骡女。不过眼下,根本没有别的工作。”梅利亚政府也就此类边境贸易是否应该继续存在展开辩论。“联盟进步民主党”的Emilio Guerra说:“这些女人在冒着生命危险挣着微薄的薪水,以前还发生过骡女因高强度体力劳动而丧命的事。她们的工作条件像是半奴工,因此我们希望搬运业有规章制度,工作条件有安全保障。”他认为,梅利亚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模式,才能减少对贸易的依赖程度。 不过,梅利亚地方政府的商务顾问Jose Maria Lopez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这样的商业活动有很好的正面效果,对于一些搬运工来说,这是谋生的唯一途径。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有些骡女的收入比摩洛哥工人的平均工资还要高。Jose Maria Lopez估计,梅利亚这类“非常规贸易”的规模高达3亿欧元。不过有人认为,这是走私,规模远高于3亿欧元。另外,骡女边贸也给其他成千上万的摩洛哥家庭带来巨大的收益。他们在店铺内出售骡女背回的商品,或者二次出口到更远的南部国家。 
  • 助女儿戒电视 英夫妇拟户外挑战
    助女儿戒电视 英夫妇拟户外挑战
    【本报讯】一对来自英国诺丁汉郡的夫妇日前拟定出一项大胆的户外活动计划,以帮助自己沉迷于电视的孩子对电视不再着迷。 作为父母的米克夫妇表示,如今的孩子把太多的时间留在了室内,致使他们不能够面对逆境。这对夫妇希望通过更多的户外活动让女儿从中学会求生技能及社交技巧。 据悉,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为年仅8岁和10岁的两个女儿艾拉和艾米安排了100项户外挑战活动,且全家人都参与了其中。这些户外活动涵盖相当广泛,包括露营、野外烹调、清理沙滩、划独木舟、徒步登巴黎艾菲尔铁塔等。 现在米克夫妇已不再像刚开始一样担心,女儿们非常喜爱这些户外活动,尤其是艾拉,称她最爱的是横越岩石海岸线。如今孩子们每周只看3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她们并帮助父母一起拟定了明年的户外挑战清单。 
  • 教宗肃贪 恐成黑手党暗杀目标
    教宗肃贪 恐成黑手党暗杀目标
    【中央社台北14日电】许多人视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为历来最进步的天主教教宗,然而,方济各致力肃清贪腐,却可能使他成为意大利黑手党的暗杀目标。 美国新闻网站Opposing Views报导,意大利检察官葛拉特里(Nicola Gratteri)警告,教宗力抗贪污和组织犯罪的立场,已让他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葛拉特里说:“我不敢说黑手党是否已在进行类似行动,但他们很危险,此事值得仔细权衡。假如黑道老大有办法阻止教宗肃清教会,他们会认真考虑这么做。”他说:“那些至今从教会的影响力和财富中谋取利益的人,现在非常不安。黑手党多年来与教会串通,以洗钱与投资来获利。但现今教宗在梵蒂冈拆除经济力的支柱,这是很危险的。” 意大利黑手党组织“勇者”(Ndrangheta),是教宗扫荡贪腐和组织犯罪的核心目标。据报“勇者”以往与天主教会关系良好,但方济各最近在训诫中严厉谴责贪腐,当局忧心“勇者”可能试图伤害教宗。 奇怪的是,大多数黑手党成员都信奉天主教,即便是锒铛入狱的囚犯也很虔诚。葛拉特里说,多数成员不认为黑手党的作为有错,所以他们对教宗积极阻断其工作,感到不以为然。 
  • 24小时狂瘦11公斤!英男称极端减肥危险
    24小时狂瘦11公斤!英男称极端减肥危险
    【本报讯】日前,英国一名运动科学家身体力行,严格执行“脱水减重法”,竟在24小时内狂瘦11公斤! 该男为何要如此玩命,原来他是想让希望瘦身的人们知道,极端的减重方式,并非实质地减去脂肪,只会让人体脱水伤及健康。 据自由时报报导,这名叫艾德格利(Ross Edgley)的男子,犹如电影中《派特的幸福剧本》里为了挽回前妻的男主角一般,穿着垃圾袋努力健身。 据悉,艾德格利一早起床后即浸浴盐、做三温暖排水,接着午餐仅以摄取微量的起司和蔬菜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而一整天仅喝100毫升的水,此外他还严格控管盐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加上利尿剂使他上了20次厕所,进一步把身上的水分排出。下午,艾德格利穿上了4层衣物、1层塑胶袋,在做了45分钟的运动后,又做一次三温暖排汗,直到晚上他撑着虚脱的身体,再做半小时的运动和三温暖,最后,一天内成功瘦下11.3公斤。 事后艾德格利立即补充了4公升的能量饮料和维生素,而体重则在2小时内迅速恢复。艾德格说,事实上他利用身体证明,这种快速瘦身不仅不会成功,且还会伤了身体健康。  
« 1 … 229 230 231 232 233 … 250 »

最新文章

  • 习栽培的接班人出事 反习派发力瓦解习权力结构
  • 军队四十年刮骨难疗的重症(1)
  • 法国政坛各党派有何变化 / 立法选举一年之后
  • 法国将在明年初正式实施摩托车年检规定
  • 巴黎公布街道交通规范 / 缓和交通紧张关系
  • 马克龙宣布多项学校改革承诺 / 希望调整学生假期安排
  • 希腊新民主党赢得第二轮国会大选
  • 军中生变 俄国正副指挥官下落不明
  • 王毅搞分化自曝其短 用心浅薄有失国格 (图)
  • 传习近平到苏州 市民不得开火做饭 装甲车上阵 (组图)
  •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没钱退休养老 调查报导遭封杀 (图)
  • 不能假装看不到 (图)
  • 上海一小区居民与警冲突致多人受伤或被捕 (组图/视频)
  • “去风险”成共识 欧盟峰会确立对华政策
  • 出土时仍闪闪发光 德国发现3千年前青铜剑
  • 租太阳能发电系统 在德国渐受欢迎
  • 西班牙重新成为美国最大橄榄油供应国
  • 德国通过移民改革法案 技术移民更容易
  • 首相桑切斯访基辅 西班牙接任轮值主席国
  • 四川乐山大佛被卖17亿元
global news network
全球新闻网
rfi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Vos publicités sur le journal

  • Journal chinois en france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纸 Abonnement

  • Privacy Policy

Kan Zhong Guo (Regards sur la Chine)    19 Avenue d'Italie 75013 Paris, France   Tel.: 01 45 86 01 35  Fax: 01 45 86 06 34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2-2025 kanzhongguo.eu